衡山除了祝融峰之外,还有:
天柱峰。
天柱峰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海拔1061米,位于南岳镇延寿村境内。从山下仰望群峰,有高峰扑入眼帘,其上又有两个峰顶,如双柱插天。因奇峰挺拔,形似一柱,有撑天立地之感,故名天柱峰。
《九域志》载:“名山三百六十有八柱,此为第六柱也。”峰顶圆形小平台上筑八角垂檐亭阁,高4米,二层四门,花岗岩砌成,为观火警的瞭望塔。塔下石壁上阴刻楷书“南天柱石”四字。
回雁峰。
回雁峰居800里衡山72峰之首,故称南岳第一峰。传说有二,一曰:北雁南来,至此越冬,待来年春暖而归;二曰:山形似一只鸿雁伸颈昂头,舒足展翅欲腾空飞翔;
千年古刹雁峰寺座落于回雁峰上,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历代高僧曾在此传经布道,传说“寿佛”曾留一件袈裟在雁峰寺,寺内设有“寿佛殿”,是南岳称为“寿岳”的重要佐证。
石廪峰。
石廪峰,俗称雷钵底,或叫大岭。其东侧的石壁上,有两个斜突的峰尖,从下面望去,像高耸云天的大米仓。于是,围绕这个特征的传说就产生了!
有的说,这两个石峰不但长得像米仓,而且还有两扇门,门边立着石像,关着的一扇清清楚楚地挂着锁。每到暴风雷雨之夜,山下人会听到关门闭户的声音。这两扇门,平常一扇打开,一扇闭合。每当仓门全部关闭,就预示着大地的丰收;而当全部打开,就会带来饥荒。
有的说,石仓里有的不只是粮食,而且还有蜜。古籍记载,峰上名胜古迹很多,如玉清观、陈真人炼丹台、鬼栽石、雷泓、风穴、诵经坛、浴丹泉等。
现在还存留着的,只有雷公井(雷泓)了,《舆地纪胜》卷55衡州:石廪峰“在南岳,其峰耸峙如仓廪”;《清一统志·衡阳府一》:石廪峰“形如仓廪,有二户,一开一阖”。
紫盖封、岳麓山等等!
而在这些山峰、山体之上,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门派。
这一日。
雁峰寺,寿佛殿内,净珠主持正盘膝坐于殿内的寿佛像前,恭敬参拜礼佛。
却见。
一小沙弥突然自殿外快步走来,到得大殿之外后,看了眼里面背对大门,盘膝坐着的净珠禅师后,他深呼吸,平复了一下急促的呼吸后,正欲说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