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阳一笑,从这青年身上,他感受到了一丝法力的波动,虽不甚明朗,但确实存在。
且他这种法力波动与道家和佛家的皆是不同,具体哪里不同却是难说,如果非要形容一下的话,那就是道家与佛家的法力,相对于这青年的法力,似有着煌煌正气,光明正大。
而这青年的法力,更像是走的诡道一途!
对于这一点,方阳略一思索,立马就想到了《茅山秘录》中的记载,和他在茅山藏经塔上看过的一些书籍上的记载,判断出这青年应当不属道家、佛家任何一家,而是下九流的修士。
所谓下九流,乃是指的三教九流中的九流。
三教九流是一个统称,分开,三教乃是指的儒、释、道三上三教;九流,则是社会各阶层按贵贱高低分为九个层次,后来随着社会分工的繁复,又衍生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的说法。
上九流:一流佛祖(释迦牟尼)二流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八仙等等)三流皇帝(真龙天子、封建帝王)四流官(大小官吏)五流烧锅(酒厂,封建时代曾是最大厂家)六流当(当铺)七商(商贾)八客(庄园主)九庄田(农夫)。这一说法似是受了道家田园情趣的影响)
中九流:一流举子(举人)二流医(医生、郎中、大夫、药房先生)三流风水(风水先生、阴阳先生)四流批(批八字、算命先生)五流丹青(书画)六流相(相士、看相的)七僧(和尚)八道(道士)九琴棋(古琴和围棋,标志文人)
下九流:一流巫(画符念咒招神驱鬼的南方巫师)二流娼(明娼暗娼歌妓)三流大神(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体的神巫)四流梆(更夫)五剃头的(挑担走四方的理发师)六吹手(吹鼓手、喇叭匠)七戏子(各类演员)八叫街(乞丐)九卖糖(吹糖人的)。
当然,从字面上看,上中下三个“九流”合在一起才是三九二十七行,其实不然,连七十二行也包在里面了,因为每一流的行业名称都包括着很多同行或类似同行的职业,比如下九流中第五流“剃头的”,便把修脚的、跑堂的、拉车的,以及按摩、店员、舞女、帮闲等属服务性行业的均算在内。
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可以说,九流包含了整个社会全部的职业。
而在这些职业中,绝大部分都是寻常人家,只为了混口饭吃,只有其中的极小部分人,能够有缘走上修炼之途。
因为,这下九流的诸多职业,可以说是诸子百家的一种延续,而诸子百家和儒家、道家一般,都是有着自身的修炼之法的。
所以,在这诸多职业中,隐藏着从古时一直传承至今的九流诸门。
而就方阳所知,这九流诸门的形成时期,乃是在西汉的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由于当时的帝王压制百家,导致百家无力与儒家抗争,无奈之下,他们便放弃朝堂隐于民间,化成各式的职业,继续传承。
比如,工家经过演化,渐成了石匠、木匠等诸多职业。医家自不必多说,治病救人便是医家的功效。农家,农夫等。
当然,这些都只是表面的演化,更深层次演化出的职业,那就更多了,包含范围之广,难以一一言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