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波奇文明(2 / 2)

但是他们的触觉与听觉神经非常发达,能够敏锐的感受温度与各种震动的变化,而且还如电鳗那样具有天生的放电器官。

早期发展想在海水中想要点火那是扯淡,就算超凡者不到一定程度也没有这个本事。

但是在王晋的认知之中,很多文明最初的能源是来自于火焰,没有火的波奇文明又该怎么发展呢?

看过其历史之后,王晋也算是大开眼界了,海生种族的文明与陆生种族的科技树攀登路线完全就是南辕北辙。

特别是这里是星尘域,每个文明依靠构造回路跳科技的现象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最初的时候,这些波奇海参一个个手牵着手,依靠组成“生物电池组”来储存并释放电能。

在海底开凿出一个密闭的地洞,利用构造回路让洞内保持干燥状态。

先是电解水制取大量的氢气与氧气,然后再用氢气还原氧化铁制取铁单质,最后利用湿法取铜单质,然后用铜制成各种工具。

对比陆地种族来说,这相当于铁匠用一把子力气一下下的敲打制造出各种工具。

这个过程持续了大概十三万年,波奇族的某个科学家带领着自己的一群学生,成功制造出了第一台利用海底火山能量发电的发电机。

这代表着波奇族的能源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开始了。

有了充足的能量之后,他们再也不用手拉手自己发电冶炼铜单质了。

于是大规模冶炼展开了,除了铜之外,其他的材料也被波奇族纳入了应用范围,最后他们开始探索地表。

职业阶波奇穿着防护装备强行登录陆地,利用这为数不多的干燥陆地使用电解法来冶炼矿石,甚至还主动填海造陆,扩大陆地范围。

这就好比太空相对于地面环境下,很多高端材料制取非常方便,而陆地相对海底也是同样的道理。

于是陆地就成为了波奇族的“高科技工业园区”与“战略仓库”。

波奇族依靠着越来越发达的科技在海底建造了大量的信息化城市,甚至还在海底开辟了很多无水环境,最后他们终于将目光望向了另一个地方——天空。

经过了十三年的发展,第一颗卫星终于在六个月前上天了。

王晋一脸严肃的看着波奇族的历史,同时也将波奇族的历史传回了艾尔星,所有人看着这个海生种族的发展历程都沉默了,并对此展开了讨论。

“这是一个非常团结的种族,从最初发现电解法制铜之后,他们发现想要利用自身的能力制造出大量的铜单质不是一个两个或者十几个波奇能做到的,至少也得有几百个波奇一起手拉着手组成电池组才能做到陆地上一个铁匠打铁的效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