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看西方之国一些实用之术似乎的确有些妙用,诸位以为如何?”
皇帝出声说道。
但一时间,一众朝臣竟然都沉默下来,无人说话。
“朕有何处说得不对?”
“陛下,火器我朝也有,火炮更是两三百年前就有。只是火炮笨重,虽威力不小,却难以搬运,往往破城攻城时使用。
而火枪同样也有,点火的,拉绳的,还有不需点火,不需拉绳的奇妙火器。
但制作艰难,保存不易,像京城仓库之中,就有不少早年火器已经朽坏不能用。
而往往卡壳,炸膛,不能伤人,反而伤己。此前,宣皇帝在世之时,曾组建过一只火器营。只是火器营中士卒往往持火器而不能开枪,唯恐炸伤自己。
后,不了了之。
陛下如若想要动用火器,却是可以增兵之时,再调派一些火炮大炮前去。
陛下所说的那落入人群中会爆炸开来的,我军其实也有,名曰开花弹。弹中藏药,落地而炸。威力不小,响声若雷。
只是如同其他火炮一样,制作困难,甚至更甚,保存搬运更是艰难,开花弹受潮之后更是不能使用,偶尔还有炸膛危险,一旦爆炸,反而引起骚乱。
即便是万般顺利,那火炮之炮管也使用不了多久,就会损坏。颇有些因小失大的意思。”
这重臣说着,抬起头,悄悄望了皇帝一眼,
见皇帝没有变脸色,才又继续说了下去,
“至于其余获取,臣斗胆以为,却是不妥。
一是前线与将增派之军并未熟用过火器,一时间使用,恐不知所措,畏首畏尾。反而成祸。
二是,火枪威力虽大,但也就如同弩箭,还不如弩箭便利。开枪之速度也不一定胜过弩箭。只是声音大些而已。
如增加火器,不如增派些强弩。”
重臣说完,再望向皇帝。
皇帝沉默了阵过后,点头。
“爱卿所言,皆是老成之言。朕受教了。”
“微臣不敢。”
“只是朕见,西方国之兵大量配有火器,徐王上报之描述中,亦有大量火炮被拉至边境前线。恐怕西方之国产出火器,比我朝要轻松的多。”
“另外,有徐王送来的,缴获之火器,制作颇为精巧,据说引人试验过后,许久也未炸膛。偶然才有卡壳。”
皇帝又再说道。
几个朝臣低头,有些不敢言,
最后,皇帝望向先前出声那人,那人只好再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您也说,这枪精巧,但还是会卡壳,可能西方之国火器稍比我们好些,但也并没有那样厉害。
此次前线失利,可能还是罪在边军统领,加之被夜里突袭,才造成如此大败,而不全是火器之威力。火器也不适宜此时之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