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英不敢耽搁,小跑着去外院找了管家来。
刘瑞请了安,等着梦莹吩咐。
梦莹却心事重重的坐在主位上,半晌没抬头。
红英咳嗽提醒了一声,梦莹才回过神来。
“刘管家,两件事情。第一件,放出风去,我们的粮食要卖,要现银或者京城通兑的兴隆钱庄的银票,价高者得。
第二件,在祖坟附近有个看坟的宅子,你找几个嘴巴严的人,在那里挖个地窖。具体挖多大,我要求能藏下府里的人。
还有切记保密,干活的人若是问,就说要放红薯。”
刘管家听了这话,也十分紧张,问了一句:“是不是鞑子要打过来了?”
梦莹摇头,“我也不知道,只是朝廷征兵,我心内不安,先做好万全准备吧。”
刘管家离了梦莹院子,就赶紧安排人。
梦莹则有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有些坐立难安。
红英开解道:“姑娘,您也不用过于担心,我爹以前去过战场,听说这也是常有的事。”
梦莹叹了口气道:“希望我是杞人忧天吧!”
出了命案,王县令升了堂,找了一干相关人等,过了堂。
双方各执一词,竟说不出个所以然。
也没有人亲眼看见,除死者之外的人,进出庙宇。
于是,县太爷当堂宣判:“此二人因私人恩怨,赵五想害命,先动手砍的姚青江,姚青江反击,赵五不敌,反被姚青江勒死。
二人如今皆以殒命,所以亲眷不做追究。各自收尸回去,掩埋出丧。
退堂。”
惊堂木一拍,县令拂袖而去。
这明显就是糊涂官乱判了糊涂案,可任凭堂下怎么喊冤,县令脚步也没停一下。
二夫人去青州接儿子的人,空车回来了,姚承年竟然没在书院,找了很多地方也没找到。
丈夫死了,儿子又不见了,刘氏再也坚持不住了,脚一软瘫倒在地。
尹氏,到底是经过大风浪的,强撑病体,安排人去青州找姚承年,“就算把青州翻过来,也要把年哥儿找到。”
又三天过去了,姚承年仍旧没有回来。
姚青山不好看热闹,也安排了几个小厮去找。
直到第七天,姚承耀才带着姚承年回到了祁县。
梦莹听说姚承年回来了,也特地去了二老爷住的宅院。
姚承年,离家不过两月,却容貌大改。眼窝深陷,脸色蜡黄,衣袍也显得十分肥大。
听说儿子找到了,刘氏强撑病体下了床。
见到儿子,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儿啊,你去哪了呀,可叫娘好找,你爹没了……呜呜呜……你再出什么事,你叫娘怎么活呀?”这是她唯一的依靠,也是她的主心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