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罗煜出了贡院就得了风寒,高热了三天才转好。后来又有同乡,邀请赴宴,罗煜推辞不过,又去饮酒。结果一连病了数日,直到放榜前夕,身体才慢慢好转。
罗煜病了半月,清瘦的厉害,只是不敢去见孟莹,生怕孟莹觉得他得志猖狂,而疏远自己。只让小山带去书信,借口与友人同游,不日便归。
孟莹信以为真,并未深究。
直到放榜那日,红英一早便打发门房去榜下盯着,若是罗煜高中,便回来报喜。
快近正午,门房跑着进来了,“红英姑娘,中了中了,罗公子中了。”
“那中了第几名?”红英兴奋的问。
听到门房的声音,孟莹也顿了一下笔,一大滴墨汁掉到了纸上。
“一甲第四!”
听到罗煜高中一甲,又名列第四名,孟莹是高兴的。也替罗煜开心,十数载寒窗苦读,等的就是今天。若是殿试顺利,一官半职总是有的。
高中了的罗煜,酒宴更多了,只是即便无法抽身到孟宅,也会写信给孟莹,讲述席间趣事。
孟莹读到趣处,还会笑出声来,惹得红英在旁直撇嘴。
三月初一殿试。
罗煜到了大殿,对答有度,恭谨异常。武帝御笔亲提罗煜为殿试第三,罗煜便成了探花郎。
听闻罗煜是探花,大殿珠帘后边,有个锦衣华服的女子,也弯起了嘴角。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武帝最小的妹妹,朝华长公主。
旁边的太后见状,心里也有了盘算,拿手指点了一下女儿的额头道:“这人,可满意?”
朝华长公主,羞答答的点了点头。
殿试后,兵丁敲锣打鼓在前开路,状元在前,榜眼和探花紧随其后,披红挂彩,打马游街,真个风光无两。
孟莹也躲在人群中,注视着春风满面的罗煜,朝两旁人拱手作揖。孟莹不喜张扬,可眼见罗煜就走远了,红英可忍不住了。朝着马上的罗煜挥手,大喊,道:“罗公子,我们在这!”
罗煜听到红英的声音,猛的回头,一眼便瞧见了人群中的孟莹。四目相对,孟莹面带浅笑,罗煜则火燎般的别过头去,催马向前。
红英不解的问,“这罗公子今日是怎么了,没看见我们吗?怎么转过头去了。”
孟莹冷笑一声,对红英道:“我们走吧。”
红英走在孟莹身后,嘴还在嘟囔着,“往日赶都不走,今日怎地如此奇怪,竟然躲着了,就那样扬长而去了。这罗公子,若是再来,我定要质问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