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心中有些苦涩,觉得自己有时候真的是聪明过了头了。
陛下,确实宠信自己,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触动他的底线。
这么多年来,李斯一直小心翼翼,在嬴政许可的范围内做事。
没想到赵佗这家伙,上来直接把嬴政的底线提高了。一直踩着线的李斯一下到了线外。
李斯闭上了眼睛:如果皇帝执意要杀我。那我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对于皇帝来说,天下有这么多人,也许再找一个人做廷尉也就是了。
李斯觉得,自己要做那个杀鸡儆猴的猴子了,因此有点放弃抵抗了。
朝堂上静悄悄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替李斯说一句话。
朝臣之间的斗争,总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李斯败了,别人就有了出头的机会。谁愿意开这个口呢?
这时候,李水一脸严肃的站了出来,对嬴政说道:“陛下,臣以为,廷尉大人乃忠贞之士,绝对不会谋反。”
朝臣:“???”
槐谷子这家伙是不是吃错药了?他向来最喜欢诬告别人谋反,现在怎么会帮人开脱?
嬴政也有点纳闷的看着槐谷子,不知道他在搞什么。
李水一脸感慨的说道:“廷尉大人,是一位能臣啊。为我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人,岂能轻易降罪?”
“臣恳请陛下,认真调查一番,若廷尉大人真的有不轨之举,再杀了他也不迟。”
嬴政听到这里,心中微微一动:是啊,昔日秦灭六国,李斯出谋划策,确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如果今日杀了他,后世的人怎么看朕?没有容人之量?可以共苦不能同甘?
其实,嬴政是不相信李斯有谋反之心的。原因很简单,李斯是个聪明人,应该可以看出来,谋反没有任何出路。
嬴政想要治李斯的罪,无非是告诫天下官吏,引以为戒罢了。除此之外,就是预防。
嬴政知道,自己还在的时候,李斯绝不敢轻举妄动。可是自己不在了,那就不一定了。
现在被李水这么一提醒,嬴政已经改了主意。
这只猴子,不能李斯来做,得换个人。
于是嬴政点了点头,说道:“槐谷子,言之有理。”
嬴政采纳了李水的意见,决定派人调查李斯一番,再做定夺。
如果李斯真的有问题,到时候再降罪也不迟。
当然了,那样的调查,多半就沦为了走过场了,李斯有没有罪,能不能找到证据,不全是看皇帝的态度吗?
经过李水的仗义执言,李斯被保下来了。赵佗的弹劾,变成了一件待调查的案件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