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完了淳于越。儒生们又一脸诚恳的看着邹大人:“你可不要像淳于越一样,误入歧途啊。”
邹大人好奇的问道:“怎么做商贾,就算是误入歧途了呢?”
儒生们都有点不耐烦:“刚才不是已经跟你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吗?”
“做商贾,必定会机关算尽,唯利是图。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君子?绝大多数都是小人。”
邹大人哦了一声:“可是淳于越若不做商贾,那淳于客店也就不复存在了。从火车上下来的人,又累又饿,又饥又渴,他们可怎么办呢?难道要露宿街头吗?”
“炎炎夏日倒也罢了。如果是数九寒天,严冬腊月呢?万一冻死一两个人,这便是诸位念念不忘的仁吗?”
儒生们微微一愣,他们没有想到,邹大人居然可以反驳自己的观点。
不过,诸子百家,谁不擅长辩论呢?这些儒生顿时精神抖擞,要和邹大人辩论起来。
他们说道:“邹大人此言差矣,如果没有淳于旅店,那些行人就无处安身了吗?我看未必如此。”
“他们下了火车之后,尽可以找一个农户,给人家一些钱财,暂住一晚。如此一来,那些贫穷的百姓,得到了钱财,行人也有了落脚之处。不是很好吗?总比把钱让淳于越赚走,要好得多吧?”
邹大人哦了一声:“原来可以这样。”
儒生们有点得意。
紧接着,邹大人又说道:“然而,我还是有一件事不明白。如果有歹人冒充行人,住进了附近的百姓家中。”
“到了晚上的时候,夜深人静。这歹人突然下手,将主人一家尽数杀死,然后抢走了财物怎么办?”
儒生:“嗯?”
邹大人又说道:“又或者,如今农舍中的百姓,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他忽然间看见新来的客人资材丰足,于是起了歹念,将客人杀死,取走了他的财物怎么办?”
“反正客人远道而来,谁也不认识。就算杀了他,也无人知道,那又当如何?”
儒生们都愣住了。
他们沉思良久,然后说道:“可是自古以来,不都是这样的吗?出门在外,就要向附近的农舍家中借宿。”
“出门,本来就是有危险的啊。”
邹大人呵呵笑了一声:“自古以来,便是对的吗?自古以来,不曾有皇帝,难道诸位想要让当今陛下……”
儒生们都吓得脸色惨白,他们忽然发现,这邹大人的话术,怎么有点熟悉?很像是槐谷子那个无耻之徒的习惯啊。
好在邹大人没有在谋反的问题上深究,他淡淡的说道:“如今好了,有了淳于旅社。淳于旅社,乃是淳于大人的产业,每一间旅社当中,都有特定的标记,凡是在里面住宿的人,都能得到一张纸,上面记载了全国旅社的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