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宋家人都在外地工作,没在京城。
所以他也就不着急回去参加工作,给家人们都拍了电报,反而在小河村常住了下来。
楚江河自然不会赶这位,反而天天好吃好喝的供着,非常希望这位能在小河村定居下来,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
一个大教授,怎么可能给他们小河村看着这个小小的养猪场呢。
自从有柳老实和宋连声在养猪场坐镇,楚江河也是彻底当起了甩手掌柜,每天除了去猪场转一圈看看之外,其他的的时间悠闲的很。
这养猪场的小猪崽,在这两位的照料下,也像吹气球般的鼓了起来,足足比来的时候胖了有三四圈。
那些对柳老实有意见的社员们,在看到柳老实的本事后,都对他有了改观。
他们原来认为这柳老实能在他们小河村的养猪场上工不过是沾了楚书记的光,没想到人家是有真本事的。
这些小猪崽对他们抗拒的很,可经过柳老实的调教竟格外的听话。
看到这是一位能人之后,齐齐眼冒金星,如追星族一般,成天围着柳老实转悠,热情的不得了。
这也令有些怯懦的柳老实充满了自信,脸上红光满面,就连说话声音都比平日大了不少。
此时的柳老实跟着一群人,围坐在养猪场的大门口,咂摸了一下嘴巴,这就讲起了书。
书的内容,就是《楚书记智取仔猪厂》,一件在楚江河看来不过是适逢其会的事情,被自己老丈人柳老实讲的波诡云谲,荡气回肠。
楚江河也没想到柳老实还有这口才,这故事一出来,在社员们中是大受欢迎。
口口相传之下,这故事的传奇性在小河村社员们的心中也不亚于《智取威虎山》了。
就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往往柳老实刚抿了抿有些干涩的嘴唇,旁边就有人识趣的递上茶水。
柳老实的虚荣心作祟,大为满足。
最近好像又编了一个什么《楚书记智取猪饲料》,听他讲的,都快赶上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了。
传到楚江河耳朵里,更是让他啼笑皆非。
今天讲书的环节再一次的结束,柳老实心满意足的拿起旁边的茶盏抿了一口,一碗解渴的茶水下肚,还满意的叹了一声。
过段时间再把儿子叫来,这日子过得那才叫日子啊!
其实他手里拿的哪里是茶盏,也就是个粗瓷大碗。
围观的人尽管听了好几次,但还是觉得过瘾,也在旁边议论起来。
“要我说,还是楚书记这招顺水推舟用的漂亮,仅仅一千多块,就给咱们小河村换来了一千一百头的小猪崽,你说这楚书记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咱是比不了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