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全国共有大中小企业40多万个,原有的经济体制,导致许多企业高投入,低产出,高积累,低效益,这是困惑人们的一大难题。
楚江河直言不讳的指出,只有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才能解决目前国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河村的砖厂就能证明这一点。
改革嘛,从来都是先从细微处着手,看到效果之后再慢慢放开手脚,哪有一上来就大刀阔斧的。
楚江河也希望自己的言论能帮上面的决策提供一点点助力。
徐春燕对于这样大的话题,没有研究,自认也没有资格评头论足,只能先如实记录。
接着,楚江河又带着她去参观了小河村的养猪场。
一进养猪场自然就碰到在躺椅上休息的宋连声老爷子,依旧还是听着收音机。
这老爷子倒真会享受。
跟他打了一声招呼,这位只是睁开眼看了看。
看到楚江河旁边跟着一位女同志,也就多看了两眼,挥挥手,意思是让两个人自便。
村里面的事情,自有柳老实跟他通风报信,这女的应该就是刚来的女记者了。
楚江河看到这位的作派,早就见怪不怪,只是干笑了一声,冲旁边有些疑惑的徐春燕解释。
“这位是我们养猪场的技术顾问。”
技术顾问?这么大的架子?
徐春燕说白了只是个客人,也是个旁观者,不能多管闲事,也只是笑笑。
带徐春燕进去逛了一圈,徐春燕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村级养猪场,心中也是啧啧称奇,这手笔不可谓不大。
“楚书记,我真的很难想象,你们小河村是如何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弄起这么大的养猪场的。”
提起这个,楚江河就有些不好意思,他还欠着人家跃进仔猪厂不少钱呢。
“这还真的是适逢其会。”
当下就把怎么发动社员把一个废弃的砖窑弄成一个砖厂,赚到第一笔钱。
关键是后来怎么去跃进仔猪厂买小猪崽,怎么弄到粮食,简单给她说了说。
楚江河说的平淡,但徐春燕不是没有见识的人,她知道这一连串的事情,哪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最后的失败,想必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眼前的这个年轻的楚书记。
徐春燕心下不由佩服,说道:“没有你楚书记运筹帷幄,怎么可能有小河村的今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