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航运萧条(2 / 2)

不过赵士综还是觉得这位后生仔是危言耸听,包船王现在旗下大概有两千万吨的运力,大多数都是油轮,与其合作的都是世界上知名的油企,作为行业顶级的船东,没有理由会受到那么大的冲击。

对于九龙仓,也只是包船王随手为之的一笔投资而已。

赵家实力虽然不及包船王,可做的都是散装货船,与包船王没什么业务冲突,也没看出会有什么影响来。

赵士综定定的看了一会楚江河,然后说道:“楚老板,你可能不清楚,我们赵家是以散装货船为主的。”

楚江河抽了一口烟,澹澹笑了笑:“赵公子,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赵士综皱起了眉头:“楚老板,你是说整个航运业都会受到打击?”

楚江河以一种极为肯定的语气说道:“不是会,是一定会!二战后始终保持的海上贸易量的上升趋势在1973年就停滞了。当中东再次发生战争,油价必定再次暴涨,给本就雪上加霜的全球经济再次重重一击,到那时全球贸易量将进一步萎缩。贸易量的缩减,加上油价暴涨、原油需求减少、热钱的流出,整个航运业必将带来供大于求的局面,到时候,赵家想要独善其身我看很难。”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会永远向上的,有高潮就有低谷。

当航运业蓬勃发展时,有的人只看到其中的利润,却没有看到其中的风险。

造一艘船动辄几年的时间,也许今年你看着航运业势如烈火,转过年来你再看可能就冷若寒冰。

口罩那几年海运费呈几倍十几倍的暴涨,等口罩结束你再看,所有的港口都是堆积如山的集装箱。

享受行业红火时带来的红利,就要承受行业向下走时带来的阵痛。

别人不知道,楚江河可是知道。

1979年12月,阿富汗战争爆发,随之而来的是八十年代开始的航运大萧条。

八十年代初开始运营的货船,到了1986年,其价值只有刚下水时的五分之一,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有人说港城只有四大家族,李家成、郑裕彤、郭德胜、李兆基这四位家族。

而船王包玉纲却不在其中,可见船王虽早有弃船上岸的构想,无奈家大业大,还是深受航运大萧条的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