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问题是,石墨烯环状结构的强度实在太大,纳米机器人无法将其物理破坏雕刻出晶体管线路,得使用传统的化学方法。
不过,这就是以后的事了。
虽然石墨烯芯片还很远,但能大规模生产石墨烯,许多因材料限制的技术就能大规模应用了。
比如化学能电池与超级电容。
向仁时空各种所谓的石墨烯电池,其实大多都是一些名不副实的虚假产品,如果石墨也算石墨烯的话,那很多电池都可以叫石墨烯电池。
至于真正的石墨烯电池,可能只有在实验室里才有,要知道向仁时空的石墨烯价比黄金,是按克来算的,怎么可能会大规模运用在普通电池中。
顶多电池里加一点石墨烯粉末作为“调料”。
但即便如此,对于电池性能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向仁有了大规模制备石墨烯的能力,化学电池的性能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先不说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更加廉价的石墨烯钠离子电池就能达到甚至超过普通锂离子电池的水平。
再加上石墨烯超级电容作为搭配,充电一分钟,行程几百公里的电动汽车简直不要太舒服。
至少在交通运输领域,向仁完全可以将内燃机给抛到一边了。
当然,化学电池终究是化学电池,在能量密度上还是跟核能电池没法比,在一些远离充能点并需要高强度工作的地方,依然离不开的核能电池,比如各处据点庞大的地下工程建设。
民用交通领域用化学能电池,工程建设用核能电池,这才是目前的最优解。
这还仅仅实在电池上,至于其它的应用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可以说,这一系列的突破解决了许多法工业发展上的拦路石。
不过,这个惊喜还没有完。
因为刚刚的那一系列技术都只是小叽搂草打兔子弄出来,一切源头来自于向仁之前重点关照的两大重要技术之一——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突破其实并不难,毕竟已经发展了几十年。
但是这项技术一开始其实并没有展现出什么颠覆性的影响,比如在大型零件制造上。
虽然增材制造可以制造出传统机加工制造无法造出来的复杂结构零件,但在普通的大型零件的制造上,其效率相比传统的减材制造还是差了一些,需要进一步优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