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有。”
“那细盐孙儿本就是准备拿给皇爷爷的,奈何这几日,孙儿一直被琐事缠身,就给忙忘了。”
没用多久,细盐取来。
朱标滕开御桉,罗毅把半布袋子盐,直接堆上。
老朱抓在手里,左瞧右看。
之后,又放于嘴里。
只有齁咸,没苦没涩,且还白的晃眼。
就这种品质,比宫里供的特等细盐,还要精细许多。
老朱带着朱标仔细品鉴,该看的看了,该尝的尝了,这才让朱允炆和赵勉参与了进来。
知道朱允熥弄出细盐是一回事,亲眼见到又是另一回事。
揣摩着细盐,朱允炆妒心四溅。
不过,并没等他咋表现,大致瞧过细盐的赵勉,倒是很快开了口。
“这种细盐,品质上佳。”
“三皇孙进献提纯之法,于国于民都乃大功一件,必定会被史书所铭记。”
话还没说完,被朱允熥幽幽打断了。
“谁说我要进献提纯之法了?”
一句反问,让赵勉愣了。
不进献,还能咋办?
“我要独自提纯,独自倾销。”
盐铁都归国有,你一个皇孙自己提纯,好大的口气。
“朝廷开中法,盐商可持盐引,开采贩卖。”
“我自己开采,自己倾销,并不算违律。”
如此品质的细盐,大量涌出,没啥好处。
循序渐进,慢慢贩卖。
达官显贵,富贾士绅,在自身财力不受限时,肯定愿花这个钱买进的。
毕竟,除了本身价值,还是身份的象征。
如此一来,市面上那些品质略逊一些的,就会被替换出来。
少了一部分食用的人,降价那是必然的。
而,朱允熥细盐涌进的越多,价降的就会越厉害。
到时候,寻常百姓吃盐便不再费事。
等到时间差不多,便可加大细盐的产量。
用不了多久,这种高品质细盐,便将不会只限于达官显贵独享。
所有人,只要能吃得起饭,就不会因盐发愁。
听了朱允熥的反驳,赵勉一时词穷了。
他根本没想到朱允熥会拒绝,哪能那么快反应过来。
老朱瞥了朱标一眼,并未马上说话。
朱允熥只说了想法,原因如何还未探明。
急吼吼发表意见,不仅于朱允熥,就是于他们自己,也没啥好处。
一时沉默,缓和片刻后,先说话的是朱允炆。
在他看来,既让他去历练,那他就该好好表现。
如此,才不会让老朱和朱标失望。
也才能够,摆脱他昔日的败绩。
“允熥,要是别人能提炼细盐,和皇爷爷讨价还价,不算什么。”
“可我们身份不同,理应为皇爷爷分忧。”
“你自己提纯,那才能提多少,又如何能满足了百姓的需求?”
“只有交于朝廷,举朝廷之力,才能让天下百姓,都享细盐之利。”
经朱允炆这么一说,朱允熥好像为了一己私利,朝廷大局,百姓利益全都不顾了。
不知是受了朱允炆启发,还是自己想明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