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把知府衙门的衙役集合起来听殿下差遣,多多少少也能帮上殿下些忙。”
没用多久,两拨人马,同时出发。
等朱允熥带着虎威营到了南召时,变乱的暴民刚冲进了钦差行辕。
而朱允炆和黄齐方三人,以及南召知县崔和生,此时就待在行辕。
一路过来,街面混乱。
鞋子扁担,箩筐簸箕之类的,如狂风刮过,吹得满大街都是。
临街的店铺住户,家家户户大门紧闭。
粮铺百货,都没有被劫掠痕迹。
朱允熥骑在高头大马上,盯着源源不断冲进行辕的暴民,久久没有行动的意思。
旁边,邓一宁同样骑在马上。
说是听朱允熥调遣,还真从始至终,没说过干预朱允熥的话。
在两人身后,虎威营军卒和南阳衙役则分别两边。
片刻功夫之后,陈集勒紧缰绳,在朱允熥前面停了下来。
“殿下所料不错,城中所有粮铺,均不曾被劫掠。”
暴民变乱,起于粮食。
没有规则约束,哪有不去抢粮,而是先冲击官府的。
灾民或许吃的太饱,那些被强制借了粮的农户呢?
结合分析,这次暴民变乱,十之八九是授命于人的。
既然如此,若要平息,必须得抓领头的。
贸然把人洒进去,在领头之人的鼓动之下,冲击程度只会越来越大。
对于这些所谓的暴民,又不能全部采用武力镇压。
本来就是朱允炆救灾方式有问题,他要因此杀了南召全县百姓,必定会和朱允炆一块,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的。
“带人进去,别轻举妄动,瞅准叫嚣的厉害的,全都抓了。”
行辕里面,暴民冲进去,见差役就打,见东西就砸。
还不到一炷香,整个行辕便一片狼藉。
朱允炆,黄齐方三人,南召知县躲在屋子里,连面都不敢露。
他们很清楚,现在这群暴民,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不管他们谁出去,少不了得被暴打一顿。
万一再碰到个手脚没轻重的,被当场打死都是极有可能的。
可冲进的暴民实在太多,且那些人又还挨屋子打人砸东西的。
早一刻晚一刻,他们迟早得被找到。
“先生,咋办呀?”
朱允炆揪着黄子澄袖子,早就已经六神无主了。
“殿下,臣去吧?”
“臣好歹是南召的父母官,说话或许会有些用。”
崔和生毛遂自荐,主动请缨。
他算看出来了,这皇孙就是个草包,根本就指望不上他。
他是南召知县,不管结果如何,总还是得见见外面的百姓。
“你去,你去。”
有人主动站出来,朱允炆想都没想,便连声应答。
大概是觉太急迫有些不太合适,话说完,最后又补充了一句。
“那就辛苦崔知县了。”
崔和生话没多说,起身站起,拉开房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