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臣请废太孙(2 / 2)

反正他自跟了朱允熥,就没想过改易旗帜的。

哪怕得罪满朝文人,亦也无悔。

只是,黄观还没来得及说话,朱允熥便悄悄抬了抬手,把他赶了回去。

之后,朱允熥上前了一步,站在了孔希节的不远处。

“好大一顶帽子啊。”

“孤办职大,不拜你家祖宗,就是不敬圣人,把儒学和杂学杂糅,就是不敬儒学了,还有,职大学生和先生亦师亦友,就是不敬尊师了?”

“那孤想问问你,孔端操心甘情愿受金册封,主持孔庙的祭祀,就不怕你家老祖宗的棺材板盖不住?

崖山海战,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追随殉国,孔元用却受蒙元册封坐享荣华富贵,你们这就是敬圣人,尊儒学了?”

“孤学识不多,可不知道孔圣人,亦或者是千百年来的儒学典籍中,有哪里是教过,国家一将亡,就要做改换门庭的软骨头的。”

孔圣人奠定了千百年来的思想主流,这也正是文明得以传于千年,领于海外的根本的最根本原因。

但孔家这些人,那可就拉跨了。

王朝在的时候,坐拥富贵号令天下文人,一旦王朝倾覆,那必是最先拜新主子的一批。

满清入关,孔衍植奉《初进表文。

倭寇侵略,孔令煜宴请倭寇头目。

如此种种,连个有骨气的庶民都不如,还有啥资格高谈阔论,满嘴仁义道德。

朱允熥话落,蓝玉再不听傅友德阻拦,随即扯着嗓门,高喊道:“好!”

有了蓝玉这一带动,其他武将更是纷纷附和。

叫好之声,响于大殿。

朱允熥说的每一件,那都不是胡诌的,那些文人自诩能口吐莲花,但碰上这事儿也得是哑口无言。

众人低着头,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出头。

“你”

孔希节手指着朱允熥,脸色一块青一块白的。

朱允熥的这番话,无疑是扯下了他的遮羞布。

这些龌龊事不是没人知道,而是基于孔家的地位,没人敢往出来捅而已。

“孔圣人创儒学,还讲个因材施教,那时候诸子百家争鸣,孔圣人应该没说过,天下学说只能留儒吧?”

“尔等身为孔家后人,朝廷封个衍圣公,那是基于孔圣人老人家,可和你们这些人一点儿关系没有。”

“孤说句多余的话,尔等有今天的荣华富贵,那是承了先祖的庇佑,尔等应多想想如何给先祖长脸,把他老人家的荣光发扬光大,而不是只会消耗先祖的这些荣光。”

朱允熥最后一番话说完,老朱也不管孔希节是啥表情。

随即,大手一挥道:“太孙是咱亲封的,永远不可能更改,谁要说咱大孙不好,那就在说咱瞎了眼。”

“行了,朝廷中枢之地,是商量军政大事的,闲杂人等出去吧。”

殿中的这些人,只有孔希节没实际官身了。

孔希节不知是还想多说,也不知道是被朱允熥突然的这番话乱了阵脚,反正一时间之间竟不知该咋行动了。

最后,还是魏良仁出面,把送领出去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