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回去,便被朱标提熘到了东宫。
“父亲。”
朱允熥嬉皮笑脸,一个劲儿往朱标跟前凑。
朱标脸色黑的,都快赶上老朱了。
“孔家一桉,被斩被流放者各多少?”
原来是这啊。
因老朱就在曲阜,朝廷这里只是知道些大致的情况,至于到底牵连了多少,还没有具体数字。
朱允熥放心许多,回道“被斩之人是两百三十五人,流放者三千八百六十三人。”
朱标转身坐下,又道:“对孔家最后的处置,是你皇爷爷下的令?”
有老朱在,当然由老朱做主了。
朱允熥心中没来由咯噔一下,茫然点了点头。
“你可劝过?”
劝啥啊?
朱允熥更茫然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跪下!”
朱标突然一声厉呵,朱允熥虽一头雾水,却也只能是乖乖照做。
“父亲您不知道,就孔家做的那些事情,杀他们一百回都不够,要是真全部论罪的话,他孔家怕一个清白的都没有。”
这可都是实情,半点儿没虚。
朱允熥还在继续,朱标面无表情的脸上,升起了隐隐愠怒。
“那你以为,都该杀了?”
朱允熥情绪正激动,根本没有多想。
“要不是稳定读书人还需要他们,必须有一查一,从重...”
话说一半,朱允熥这才后知后觉发现朱标脸色不断,张了张嘴咽下了后半句。
“说啊,咋不说了?”
朱标一丝笑容都没有,冷的像块冰山似的。
“父亲,孔家罪行难道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成?”
“您就说儿子哪错了吧,儿子认打认罚。”
说的多,错的多。
既猜不出朱标意思,不如摆烂算了。
到了这,朱标稍缓和些了些。
“孔家罪行昭彰,这样的处置并不冤。”
既如此,那他错在何处?
得到朱标的肯定,朱允熥有惊喜,有诧异,也有希冀。
“上位之人不该有妇人之仁,但也不该把杀人当成成就自身功业的成功,你们心自问好好想想。”
“你是否在孔家尽皆伏法之后,觉着此次曲阜执行的功绩又提升一截,因孔家的伏法畅快高兴,而不是因这件事情本身带来的成果高兴?”
朱允熥回味着朱标的话,半天都没想明白。
这有区别吗?
朱标不再多说,取来朱允熥送来禀报曲阜成果的信。
“你再重新读读。”
“你的这信着墨最多的是不是对孔家的处置结果,孔家所犯罪行,包括带来的影响,全都寥寥数语带过。”
呀,还真是。
他当初写的时候,只是想说孔家罪行多昭彰,百姓对他们多痛恨。
而他们千百年来能跃居天下第一时间,全靠百姓捧着。
在失去了民心后,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跌下神坛。
其他的东西,他还怎么想那么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