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几天,朱允熥每天到了时间,就跟着朱标去找老朱上朝。
下了朝,就跟着老朱还有朱标去乾清宫批阅奏章。
有时候,还会参与讨论一下朝廷的各项重大决策。
晚上回去,还得抄《皇明祖训》。
反正每天忙的脚不沾地,挨了枕头就能睡着。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
之后一日下了早朝,别的朝臣都熘熘往外走,只有黄观又像之前那样。
冲着朱允熥探头探脑的,一个劲儿挤眉弄眼。
“父亲。”
朱允熥示意了一下黄观,和朱标打了声招呼。
朱标知道黄观在职大的身份,要是朝中的事情黄观就直接去乾清宫了。
以这样的方式找朱允熥,那必然是职大的事情。
对于朱允熥在职大做的那些事情,朱标并不反对,自然也就不排斥黄观因职大的事情找朱允熥了。
“去吧。”
得到朱标的应允,朱允熥抬脚过去。
“亮了,亮了!”
朱允熥还没说话,黄观便激动大喊。
“啥亮了,没头没脑的。”
话说一半,朱允熥想起了啥。
当即抓住黄观胳膊,惊喜问道:“你说电灯?”
黄观脸上堆着满当当的笑,比朱允熥激动多了。
“是,就是电灯。”
“只凭一盏,整个屋子都亮了。”
“真的亮如白昼,臣从没见过晚上也能有那么亮的东西,就好像把太阳抱进了屋里似的,真的也别的神奇。”
后世啥样的电灯没见过,有啥好激动的,朱允熥很快就恢复了澹定。
“出息。”
“太阳真抱屋里早把你烤熟了。”
打趣了黄观一句,很快又吩咐道:“别怕花钱,需要多少尽管去富明实业支取,确保性能稳定后,先给职大都装上。”
“这电灯不同于玻璃和水泥,人们对之怕会存畏惧之心,推广起来怕并不容易,先得在职大做好样板。”
“记住,一点要防止因电线短路等各方面原因引起事故,一旦有了事故人们会更加排斥的。”
要是排斥的人太多,即便是得到了老朱的支持,要时不时有人说两句泄气话,也很难再心无旁骛继续往下搞了。
花了那么大精力弄出来,不就是想人人都受益的吗?
要人人都不用,那弄出来有啥用。
更何况,前期投入花了那么多钱,也需要推广出去把银子赚回来,以好再用到其他地方的开发去。
只砸钱不回本,很快就运转不下去。
“臣马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