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真只是单纯认为那内阁于提高朝政的处理有些裨益外,又能减轻陛下些的负担,再没有其他意思了。”
领头的梁焕都这样了,其他那些文臣哪还敢再多说。
附和着梁焕,纷纷开始认错。
胡惟庸一桉实在太大了,直到洪武二十三年年过七十的李善长还因胡惟庸桉被杀。
十余年时间当中,因胡惟庸桉牵连被诛杀者已达三万人。
内阁设立与否不重要,可千万别步了胡惟庸的后尘此事。
文臣战战兢兢,武将们盛气凌人。
眼瞧着老朱帮忙把双方的气氛调动的差不多了,一旁一直傻愣愣看戏的朱允熥,这才终于开了口。
这都快把饭喂到嘴里了,就是个傻子也知道啥时候该张嘴。
“没那么夸张,不至于的。”
朱允熥微微一笑,打断了文臣的赌咒发誓,以及武将随时准备反扑蓄势待发的架势。
“内阁和丞相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丞相掌中书省统辖六部,而内阁只负责处理奏章而已,六部的仍需直接向皇爷爷呈禀。”
一听这,武将平息了。
话都这么说了,他们把内阁类比于丞相的理由也就没法用了。
更何况,朱允熥都出面了,他们要是再叽叽歪歪吵吵下去,那就是和朱允熥对着干了。
把双方争吵的矛盾点解决,朱允熥顿了一下后,缓缓又道:“孤其实和梁尚书等诸位想的差不多。
设内阁参赞机务处理奏章,不仅能减轻皇爷爷的负担,还能让皇爷爷腾出手处理其他朝政。”
“孤这段时间也曾协助皇爷爷处理过一段时间的政务,说句实话有些人的奏章晦涩难懂,比科举时写的那些八股文有过之而无不及。”
“或许是孤学识浅薄,凡碰到那些奏章孤每每都需耗费大量的精力阅读,往往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明白陈述的内容是啥。”
“而即便是费劲辛苦阅出的结果很大程度往往是一件可报可不报的小事。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要是都浪费在这种类似的奏章上,还如何再处理有效的朝政。”
很多人妄求在奏章卖弄笔墨,以便达到皇帝的赏识。
而一个有作为的皇帝,要的是治政的才干,不是奏章晦涩难懂的文章。
最重要的是,皇帝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那么多,哪还有时间专研你的这种文章,越是那种直抒主题的才越皇帝喜欢的。
武将对舞文弄墨的文人就已经不喜欢了,对那些故意卖弄笔墨的人更反感了。
而那些文臣很多都是各部的一把手,他们每天也都有成百上千的事情要处理。
非常理解忙起来脚不沾地的滋味,对朱允熥说的那个事情自然深有感触。
其实,即便是擅以着文出身的他们,写一篇朱允熥口中晦涩难懂的奏章往往也需数个时辰。
能有那种时间写那种奏章的,往往都是本职清闲,没啥实际之事可干之人。
每天都忙的像头老黄牛似的,哪有那么多余的时间浪费在那种事情上。
“因而,孤就想着是否能把殿阁大学士集中起来,然后由他们负责处理这些奏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