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兄弟的执意坚持之下,大一些的那孩子终于略显享受吃掉最后一口小吃。
之后,从口袋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宝钞。
小二仔细辨认后,道:“找你三文。”
收了宝钞,找出三个铜板。
拿到钱,兄弟两蹦蹦跳跳出门。
小二擦拭兄弟两坐过的桌子时,朱允熥便道:“宝钞磨损的那么厉害了,还能花的出去吗?”
之前宝钞一旦磨损,朝廷收税的时候就不用了,而专门兑换糜烂宝钞的行用库又会以还可以流通拒绝兑换。
因而,不说磨损成这样的,只要稍微有所磨损的卖家就坚决不会收。
不止这样,因民间金银可兑换宝钞,宝钞不可兑换金银。
不管是庶民还是商贾,收金银可以,让他们往出找绝对不可能。
听了朱允熥的话,那小二像是看傻子似的,一脸的惊诧道:“像这种可以勉强看到面额的,可以直接找行用库兑换,也可以继续花。”
“除却损坏的需按程度不同抵扣,这种非人为损毁的随时都可以兑换的,只是会依情况不同,兑换出新旧钞而已。”
“因为这种还能看清面额的,即便是去兑换,兑换出来的也只会是旧钞,用不了多久还得再去兑换,一般没人去兑的。”
被小二鄙夷,朱允熥也没恼。
“平日专注读书,没太注意这些。”
朱允熥穿着粗布长衫,细皮嫩肉的像是个读书人。
“哦,小人就说呢。”
“行用库要是拒绝兑换的话,客官可去当地衙门状告,当地衙门要不管你还可以往更高一级衙门告,要是都不管那就去告御状。”
“反正应天府别的没有,就是衙门足够多。”
这些东西老朱时不时的能从锦衣卫听到,但锦衣卫说的再多,都不足直接从百姓嘴里听。
“那两兄弟花了宝钞,咱看你找了铜板”
老朱以咱自称,朝中大臣要加以避免,民间百姓并没太多限制。
听老朱这么一问,那小二狐疑之中有了几分不耐烦。
朱允熥是因读书不知道这些事情,老朱这年纪总不能因读书没过问过这些事情吧?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问题回答了这么多,他们连一文钱消费都没有。
朱允熥从口袋拿出一叠宝钞,抽出了张一百文的拍到了桌上。
“爷爷,您要吃点啥?”
老朱虽然不常出宫,但对应天府的风土人情还是了解的。
随口便点出了几道,道:“猪油饺饵,鸭子肉包烧卖、鹅油酥、软香糕就这样。”
“对,有毛尖茶吗?”
小二点头称赞,道:“客官好吃手,本店用雨水喂出的毛尖,在整个应天府都堪称一绝。”
朱允熥再次把桌上的宝钞往前推了推,道:“这可够?”
小二拿起宝钞,连连点头应道:“够,够了。”
拿到宝钞后,小二态度大改。
“剩下的不用找了。”
朱允熥大度,小二当然知道缘由。
主动做了解释,道:“官府几次明文规定,宝钞和金银等同,任何买卖双方不得拒收宝钞,时间久了人们也就都习惯了。”
“咋方便就咋来,没人刻意挑宝钞还是金银,有的大额交易,为了方便还特意选宝钞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