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只以医学院来看的确是进步的。
而因医学院的治疗方式又不同于寻常的望闻问切,不仅有不愿接受的病患,就连有些郎中也不赞同。
要不是有职大的雄厚资金支撑,诊费便宜到几乎没有,很多人迫于无奈来就诊,怕是刚推行都很难继续。
比较来论,朱允熥要做的其他事情有多大的难度也是可以想象的。
卢志明收了药膏,道:“殿下要做的事情臣也很难判断对错,臣只能从医者的角度请殿下劝陛下的时候尽量少惹陛下生气。”
“殿下也不是不知道,这些伤虽在屁股上,但于殿下的身体也是有影响的,殿下只有先保重好身体,才能完成那些宏愿啊。”
话是这么说没错。
但老朱脾气上来,谁又能拦得住。
“孤尽量吧。”
要是可能的话,谁又想挨打。
可人生在世,不总有很多无奈吗?
再之后的日子,朱允熥安心养伤了。
每天闲来无事时,除了和马和一同绘制航海图外,并没参与过朝政方面的事情。
据听闻,从松江入海口缉查到的那五艘走私船的船主死在了诏狱,锦衣卫审了好几天最终都没查到顾家的头上。
可见,那船主相较于酷刑,还有更让他畏惧的东西。
这也是可以预料的。
顾家能在经年累月中,逃过一次次岁月的侵蚀,积累下今天的这底蕴,又哪能没有些保命的手段。
没查到顾家,老朱便授命于巡检司缉查沿海各入海口,严厉打击走私商船以及私自出海捕猎的渔船。
短时间之内,问题还没显现。
至于再往后发展会发生啥,那可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除此之外,还有个好事。
在五军都察院都御史杨加才的大力清查之下,各卫所逐渐变得风清气正。
侵占的民田陆续返还,贪墨的主官全都被治罪,军校培养出的那些军官补上空缺后,相互竞争严抓军中纪律。
因为有朝廷的主抓,军卒各方面的保障得到提升的缘由,军纪和训练强度较之以往虽然更加严苛,但军卒士气却更为饱满。
绝大部分卫所开始焕发起蓬勃向上的生气来,比当初老朱南征北战那个时候的士气都还要好上很多。
种种迹象来看,朱允熥在卫所改革的尝试中算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了。
乾清宫。
老朱批着内阁票拟后的奏章,问道:“你儿子的伤咋样了?”
在朱允熥挨揍后,朱标几乎每天都过去。
期间也听了朱允熥在海禁上的想法,对朱允熥说的那些,朱标并没有老朱那么反感。
一个多月的时间,朱标常在仔细思考朱允熥想法的可行性。
要真像朱允熥说的那样,也不是绝对不能变通。
只不过,若要与老朱提还得经认真完善后,把解决各方面问题的办法提前想好,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去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