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祖孙压根就没把他当对手。
是啊!
现在的他们,又如何配做朱重八的对手?
张定边回想起往日的峥嵘岁月全都化为了一缕青烟片飘散于了天地之间,无奈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太子既然信任,这又有何难?”
“贫僧可以把一生之武学,倾囊相授于大明将士,他们各自能学会多少,全凭自身的悟性。”
现在的张定边快八十岁了,唯一所能压榨他的,只剩传授传授些武学了。
“如此就行!”
朱标莞尔一笑后,随即招呼朱允熥,道:“允熥,你把对归德侯还有海上疍民的安置说一下。”
随后,起身坐回去不再多发一言。
很明显,朱标自己当了坏人,把当好人的机会留给了朱允熥。
朱允熥胸中充斥着一股暖流,也没有再矫情,很快开口道:“海上疍民可以安置于北平附近,富明实业在那里有批新房子,可以免除首付,但需每月归还贷款。”
“另外一种方案,那就是和土地开垦的方式一样,疍民们可以在荒地上自行建房,然后向朝廷缴纳一部分的购置金举行。”
“至于土地的话,可以凭能力自行去开荒,开了之后三年不收赋税,官府免费提供粮种牲畜三年。”
“前提是开荒之地不得再出现荒芜,一旦出现土地荒芜情况,将被官府无条件收回。”
“官府免费提供了粮种牲畜,本意是让他们度过上岸后的难关的,他们却荒芜了土地,这不是白瞎了官府的苦心吗?”
说着,朱允熥顿了一下,又道:“总之,朝廷既然答应让他们上岸,那就是已把他们与大明百姓一视同仁了,会尽最大的努力帮他们度过难关的。”
张定边主动过来走这么一趟,也是发自肺腑想要落成此事的。
海上那些疍民大明沿岸渔民平日偶尔会有以物易物的情况,他非常清楚朝廷能让他们上岸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不会让他们继续从事捕渔行业,和沿海那些渔民继续眉来眼去的。
“太孙说的对。”
“但那些疍民们他们要换新环境心中焦虑,或许想要知道上岸后的具体情况,贫僧要能解决了他们的疑惑,也能让他们提早安心。”
对张定边这样的解释,朱允熥倒也继续耐着性子,往下道:“这个是应该的。”
“土豆红薯玉米这三种高产农作物,张将军想必应该见识过,他们耐寒耐旱且还产量高,为了鼓励种植朝廷还有相应的补贴。”
“只要能够勤劳种植,一年下来一个壮劳力足够养活一家五口了,三年时间学会这些庄稼的种植应该足够了。”
“至于剩下的就是房子的事情了,北平的那些房子都和职大的那批差不多,全部由富明实业承建,其牢固程度可保七十年无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