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在旧港成立宣慰司后,朱允熥以私人名义给梁观政去了信。
旧港目前的事务虽由施进卿负责,但梁道明在旧港的威望仍还在,能得到梁道明的支持这事儿基本就没问题了。
通过电报的方式去信,不过三天的时间便收到了回信。
梁道明能选择回乡养老,就可见本人是个有情怀之人。
收到通过当地官府转交过去朱允熥的去信之后,当天便给出了明确的回复。
他举双手赞成朝廷成立旧港宣慰司,还说旧港汉*无不盼望着乡梓的强大,希望旧港的宣慰司能对大明的海贸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了这,朝廷当即派使赶赴旧港。
梁道明既能把旧港交于施进卿,至少的执政理念上是没有太大出入。
有了梁道明的表态,施进卿那儿基本不会有多大问题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出使之人全由职大出身的官员负责。
他们积极有担当,朝廷的旨意刚一下达,便纷纷毛遂自荐主动请缨。
之后的细节安排之上,更是精益求精却又毫不拖泥带水,和那些做一步看三步的老油条们顷刻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之,老朱多次提出表彰,这可把那些自诩正途出身的官员们气的不轻,没少私下咒骂职大士子们奸佞小人。
这次去旧港早就提前铺好路了,不仅不会有危险,反而还会得被得到热烈欢迎被尊为座上宾。
要是没有这一条件辅左他们还能这么积极,这才能算他们大公无私。
不过,对于群臣的这些吐槽,朱允熥倒没那闲工夫管了,他所有的心思都转移到了郑和这次出海的货物上了。
郑和下一次出海的时间都已经提上日程了,这一次带回来的货物朱允熥还没时间去瞧瞧呢。
凡是从海外带回来常见的那些,郑和刚回来便已经着手倾销出去了,剩下的都是些不太常见的了,甚至还有些在当地都无人问津的东西。
而郑和出海的时候,郑和就明确告诉过他,凡是大明没有的东西都可以适当带回来一些,有用的或在大明推广种植繁衍,或在下次出去的时候加大转运力度。
海外稀罕物千千万万,朱允熥实在很难一一把这些东西都囊括在外。
目前辣椒番茄都还没有呢。
在刘家港的仓库,朱允熥在这些东西中一一扫过,很快便被一物吸引了注意力。
橡胶!
还真有好东西。
朱允熥快步上前,眼神露出了欣喜。
郑和追在后面,问道:“此物有用?”
朱允熥饶了一圈之后,这才笑着扭头道:“有,有大用。”
说着,朱允熥恋恋不舍移开眼神,解释道:“还以为多出几次海才能带回此物,想不到这才刚出了一次就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