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林愣了一下,想了一会儿,才知道他的意思,说:“他家啊?他家小孩不错,配花生的话,好像小了一岁吧?”说是这样说,不过农家人讲究,女大三抱金砖,随即又说,“大点小点无所谓,就不知道人家可愿意,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家人好读书,读到十七八都不急着成婚。”
田家人有个奇特的惯例,那就是家中小子成婚晚,凡事都以读书为重,除非读书没有天分,或者屡考不中,才会张罗娶媳妇的事,所以刘崇林这么说。
“是吧,谁知道呢,我就看他家三个小子,老大老二读书读的勤。”
刘崇山笑了一下,说了这句话就没下文了,刘崇林等了他半天,才后知后觉的明白,他大哥这是想找他打听下。也是,田家人兄弟多,各个都要读书,当老子的哪能都供得起?一般搁头里生的孩子,读书的机会总是多点,像老幺到最后,都是早早成亲。
“你讲的我懂了。”刘崇林点点头,看着在院里忙碌的刘花生一眼,“想挑好的就得赶早,虽说他俩个都还小,但不耽误先定下来,俺大哥,你这个意思吧?”
刘崇山满意的点头,自从他想给二女儿说亲,不知不觉的就想到了田如柏,听说两个丫头和他也都熟,他就想当然的打起了这个主意。要说村里混的好的,还要数姓田的几家,而且田老三的大哥就是村长,和他家联姻,这就叫背靠大树好乘凉,他当然愿意!
他们姓刘的,在村里也好几十户,但没有什么本事,家家户户只会种地,不知道怎么好好过日子,和人田家比,还是差一大截子。本来嘛,他家和田家说亲,还有一段差距,可是闺女能挣钱,长得又都不孬,在他看来,两家人能配得上。
再看田老三家的田如柏,小小年纪懂事稳重,和村里就知道吃和玩的小孩,那真是不一个样,不仅知道帮家里干活,还知道想法子挣钱,还能读书认字,这样的小子,能给他刘崇山当女婿,那真是不亏了。
最后就是刘崇山的小算盘了,他先给刘花生的事定好,叫她在家好好挣点钱,等她能出门子了,再得一笔彩礼,这些钱就够给家里置办田地了,到时候他儿子一生下来,就有一二十亩土地,还怕不够吃的嘛!
兄弟俩想到一处,嘀嘀咕咕了一下午,最后刘崇林起身要走,对他大哥说,“田老三和我怪熟,等哪天看到他了,我替你探探他的口风,先看他可有那个意思,要没有咱就别提了。”
“那肯定的,先问他老幺可想早点成亲,他要说想好好读书,那你就甭往深里问,省的人听出来味了。”刘崇山小心叮嘱他,就怕二叔没问好,传到村里丢人。
两人说定这事,也没怎么背着人,正好叫刘桂圆听见了,她就在一旁开始想了,如果是田如柏的话,二姐和他配在一起也不孬,与其嫁给别的不熟悉的人,嫁给靠谱的田如柏,本身就是一件靠谱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