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把酒话天下(2 / 2)

自秦汉以来,尚未有以南克北者,盖因南方有长江天险易偏安,进取心弱,故南方不可选。

三晋之地东有太行为屏障,西有黄河为襟带,北有阴山为外蔽,南则有山河为依托,进可攻退可守。

燕赵之地依山傍海,太行燕山绵延千里环绕西北两面,沧海环其东,漳卫两河襟带于南,可谓燕赵形胜,实甲天下。

至于齐鲁之地,管仲曾言“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地利自不必说。

三地都可为成事基业,只是河东河北之地北边都有大辽的威胁,幽燕尚在其手,虽然大辽国势日微,但也不能不防。京东之地缺乏纵深且三面受敌,守则易亡攻则足强。

选择哪一处则要看哥哥抉择。”

朱武说完,十分期待的看着史进,好奇这位哥哥会选择哪里。他自己其实更加看好河东之地,那里四面都有凭借,易守难攻,还可以借力少华山。

史进微微颔首,完全赞同朱武的分析,只有一点他不认同,于世回道:“为何要做选择,三处我都想要!”

“这如何可能?”朱武惊呼道。

“军师觉得我们当如何起事?”史进反问一句。

“自然是选中某处积蓄力量,一旦举旗,必须快速的打下这块地盘,占据地利后与朝廷抗衡。”朱武不假思索的说道。

史进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军师此言对又不对,若只从一地发动,比如就算我们全据河东之地,后续面对朝廷的围剿也是必败无疑。

赵宋朝廷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完全笼络了士绅的心,天下读书人都是向着他们的,到时我们必然面临打下地盘无人治理的窘境,更不要想能有多少财赋收入。

如此一来,我们没有足够的钱粮养活军队,又如何能是朝廷的对手。

如果仅仅是消耗朝廷的实力,那又何必举旗造反,给蛮夷可乘之机呢。”

史进说完叹息一声,赵宋崇文抑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内造反成功的难度,后果却是外战必败,国土面积逐渐缩小。

朱武被史进一说,顿时也想到了朝廷的国策,苦笑的说道:“这样看来,只靠一处确实不行,可哥哥说的三处都要,某实在想不到该如何做。”

“军师觉得像少华山这般,不占据州县不扯反旗,以山寨为根基,以乡村为目标,辐射华阴乃至华州,能否瞒过朝廷的耳目,暗地里发展壮大?”史进没有直说自己的谋划,而是先向朱武求证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