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支明代的毛笔,从纹饰上看,有可能还是皇宫里的物件。”
苏白在镜头前缓慢地转动笔杆,以便让观众看得更清楚。
笔杆顶端赫然可见环绕一圈“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识。
“明代遗留下来的青花瓷杆毛笔其实并不算罕见,特别是在万历年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经济社会有所发展,瓷器产量剧增,青花品种繁多,数量巨大。”
“万历青花出现了许多新的器物,如文房用具,文房不再局限于材质,出现了瓷质毛笔,不但更显精美,同时也是使用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笔杆上的五爪龙纹可以证明,这件青花毛笔是宫廷御用之物,专供万历皇帝在闲暇之时进行赏玩。”
网友们听到这番话,都觉得很稀奇。
【厉害了,主播知道的真多!】
【换成我肯定以为青花瓷器做的毛笔肯定是假的。】
【同上,我就见过竹子的……】
【骗子估计也是这么认为,才让主播捡了漏。】
【所以这根青花毛笔值多少钱?】
苏白耸了耸肩:“得找人问问才行,遇到看上眼的,卖个几百万不是问题。”
【几百万?这么夸张吗?】
【皇帝用的东西肯定不便宜!】
【骗子要是早点知道这根毛笔是值钱的古玩,就不用出来骗人了。】
【干什么正当行业不好,非要骗人,所以败光了人品。】
【前面的你们是不是都拎不清啊,重点,抓重点啊。
这是捡漏多少钱的事吗?
要抓重点啊,重点是做局,做局,
苏神给我们讲讲做局的事情吧。】
最后那条评论引得粉丝们一片赞同,催促苏白快给讲讲。
闲着也是闲着,她便顺口讲解道:
“说来其实不复杂,就是两个同伙,
一个负责在外面物色肥羊买家带回来,就是拉纤儿的身份;
一个负责在临时的老窝里坐等,充当卖家的身份。”
“在交易过程中,拉纤儿的始终站在买家这边考虑,帮忙砍价什么的,促成交易的完成,目的是博取信任。”
“最后,借着买家自以为捡漏了,急着离开的当口,玩一手偷梁换柱。”
苏白耸了耸肩,两手一摊:“大致就是这么一个局,说起来很简单却能屡试不爽,是一个很老的套路了,在各行各业里都有人玩。”
“在古玩圈里,它最早是清末时候一对苏姓兄弟最先引入的,
曾在浦西那里用这个局骗过一个军阀的儿子,一时名声大噪。
这个局,也就被称为——二苏旧局。”
直播间里一片哗然:
【我手贱去查了,还真有这么一回事。】
【二苏旧居不是一种香吗?】
【这是苏轼和苏辙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各种局各种套路,古玩圈里多的是,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at虞老师没事给大家多讲讲。”
苏白可不耐烦一直说这些,
捡漏才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