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
渔船大哥看之前苏白都认出鼻烟,肯定是个厉害的行家,忙不迭点头,“小姑娘你尽管看,没事。”
苏白捧起景泰蓝盒子,没急着看里面的玉器,先端详了一下盒子本身,
这才看向里面。
入手摸了几下,看完颜色和润度,随即她又拿起里面压着的那纸条。
在那一瞬间,她眼睛里就有了光。
还挺有意思的啊。
“确实不是乾隆年间的玉器。”
苏白看完之后把东西归还给渔船老板,无意识地眉尾轻轻一挑。
中年男人笑了:“我就说吧,死鸭子嘴硬。”
开珐琅的老板哪能就这么被挑衅,说道:“你说不是就不是?还让一个小姑娘来说,搞笑呢,证据呢?”
就凭一张嘴,口说无凭的,谁信啊。
没想到中年男人没被老板索要证据吓到,说道:“好,我就跟你说道说道。”
“先说两件玉器的料,乾隆帝是非常喜欢玉的,当时打通了西北边疆后,那边的和田玉等等,只要是好玉都要上供给朝廷的。”
“乾隆时期的玉料,可以说是最顶级的,整体的莹润程度通透程度,都要比这两件玉器要好,史称乾隆工。”
苏白点点头,搭腔道:“确实,清晚期那时候就没有玉料上供了,这两个,都差了点。”
中年男人像是找到知己,冲着苏白笑了笑,继续说道:“还有就是做工。乾隆时期对玉器雕刻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轮廓线都极规则,横平竖直外缘及子口转折严整挺拔。”
“还有一些光影的效果,都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
“而清晚期,皇帝对玉不是那么喜欢,加上当时时局的动荡,玉器的制作工艺就会粗糙很多。”
苏白神色一动,拿手捅了一下虞青钱,以目视意。
眼神交流了几下,虞老板是多眉眼通透的人啊,瞬间明白了过来,上前拿起其中的玉佩,指着镂空的地方给渔船老板看,
“乾隆时期的玉器光影都处理得很好,这个就差了很多,一眼就能看出做工差。”
“还有,如果真是乾隆帝使用过的,那玉器上面一定是会有刻字的,但这两件明显都没有。”
“这位先生你很博学啊。”中年男人忍不住赞叹。
“那是,我老板是虹桥古玩城那边万选斋的老板,虞青钱虞老板。”
小钱一副为主尽忠般的态度嚷嚷了起来。
毫无疑问,苏白拿胳膊肘捅出来的。
开珐琅的老板看两人这一唱一和的,有点被说愣了。
然而周围买过箱子的人却没愣住,甚至火气一下就起来了。
古玩店老板都出来鉴定了,那还有什么说的?
大家都是明眼人,
虞青钱明显不是来砸场子的,他的伙计还赚钱了。
他说的就是真话。
这还能忍?
本来概率就低,人家就是为了赌这么几个宝物,现在才发现这根本不是宝物?
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
一群人骂骂咧咧地就要冲上去。
最气的无疑是买了这二十个盒子的渔船老板,空欢喜一场啊。
本来是可以赚钱的,现在几十万就打水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