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金刚川(2 / 2)

“好吧!不用我苦恼,真好!”陈宇才想起年代不一样,并不是自己魅力不行,非礼勿视,好男人先行一步。

“指导员,等等我们啊!”

“等个鬼哦!”

这些都是陈宇的心里话,当然等是不可能等的,作为后勤保障的指导员,工作那么忙,没时间等。

“指导员怎么了?”

“不知道,之前还好好的。”

又两个月之后,一批特种子弹、二百支带倍镜的狙击枪送上战场,获得所有战士们的喜爱,陈宇因此收获极大的名气。

“小艾米,方便面跟狙击枪你选哪一个?”

“当然是选枪!”小艾米的眼神很不礼貌。

有了狙击枪,部队提前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教美囯鬼子怎么驾驶飞机,提升高度之后,自由落体的炮弹就没有准头,解放军的损伤也会减少大半。

同时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狙击手,也不知是谁给陈宇冠上狙王之名,可以肯定这是纯纯的背刺。

下一步的研究:热成像追踪大炮。

红外线追踪并不好使,如果目标距离过远,精度会降低,而且白天辐射太多,更没有准确度。

热追踪可以检测到热源和温度差异,利用目标物体的温度差异来实现成像识别与锁定。

这项技术后世用于消防,制造难度并不大,难的是如何让导弹做到自动启动引擎,加速飞行,并且击中目标。

难点是被现有的科技条件限制,没有精密的电路板,造出来的炮弹太大,还是行不通。

有困难也要上,只能采用纯手工制作的笨蛋方式:丝网印法。

只要能够实验成功,之后就可复制,进行大批量生产,但是在成熟之前,每一次都需要手工改进。

不管有多少困难也得造出来,美囯鬼子的飞机可是有一千多架,不给它消灭干净,总是会嚣张。

接下来的两年里,陈宇又多了个称号:炸山王。

这都试验炮弹导致的,几乎每天都在炸,让人奇怪的是,为啥要先烧个木头飞机,再生堆火,然后冲着天空开炮。

1953年5月10号,第998次热追踪大炮试验,随着发射的口令,三发炮弹朝三个方向急射而去,然后突然加速调头,飞向山顶的木头飞机,而不是另一边的火堆。

轰~三枚大炮相撞引爆。

“哈哈哈哈………毕业啦!”陈宇笑着跑回生产线。

“指导员疯啦!”

十天前,陈宇接到命令,七月中旬将开启抗美援朝之决战,后勤部需要提供作战物资。

即将开始的金城战役,热追踪大炮会横空出世,到时候让所有的美囯鬼子记住陈宇这个名字。

7月1日,陈宇致电司令部,将亲自护送大炮至金城。

7月6日,后勤保障部成功把大炮运送到主战场,沿途击落七架侦察机。

7月10日,距离鸭绿江五十公里处。

“指导员,杨主任特别嘱咐过,任务完成后,需火速返回至辑安。”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情况有变,你们先回去,我需要在战场上继续试验大炮!”

陈宇错过了很多场战役,这最后一战说什么也得要参与进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