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再进一步(1 / 2)

PS:感谢蒋礼貌、简单、、幽蓝$独徘徊,三位大佬的月票,还要感谢诸位的追订。

早上,嘱咐王蕾照顾好母亲的情绪,有问题及时电话沟通,陈宇今天必须得去公司,因为CAS的教授们要过来。

林满江会亲自陪同,可以理解为极度重视。

集团内部只收到接待任务,具体事务并不知情,低调是CAS的一贯作风。

京州中福集团多煤体会议室。

在林满江的陪同下,陈宇跟众位教授一一握手,然后站到了讲台上,这也算是第三次打交道,因此用不着客气。

“小皮,我们目前掌握的核技术,还只是“核裂变”及初级的“核聚变”,连“轻聚变”都在探讨当中,能不能说说你的理论。”

“我相信您们在我提交的资料里,已经对轻聚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是的,我们对“氢”(原子量1)聚变为“氦”(4)确实有突破,但是依然不够稳定。”

“老李,不稳定是一回事,但确实是成功了,还是说重聚变吧!”

“你的理论把“氦”继续聚变成“碳”(12),“碳”再聚变成“硅”(28)、“硫”(32)、“氩”(36)、“钙”(40)、“钛”(48)、“铬”(52)、“铁”(56),这太夸张了!”

“您们既然能够掌控“氢”聚变为“氦”,那就证明重聚变的可行性,这点同意吗?”

“同意,否则我们也不会过来。”

“普遍认为太阳只是“氢”聚变为“氦”,如果真这么算,太阳早就熄灭了,事实上它并没有这么简单,当然也没有重聚变这么复杂。”

陈宇扫视一圈,接着说:“太阳也是有寿命的,它的聚变会有结束的一天,太阳黑斑就是证明。”

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

“接下来请看大屏幕,我给大家讲解行星发动机的原理、结构、及制造………”陈宇站在台上足足讲了四个小时。

“这可能是太阳熄灭前,人类最后的希望,不知道大家对制造这款发动机有没有信心?”

“想要制造小行星发动机,估计都要几十年,真正的行星发动机不敢想象。”

“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我保证二十年以内完成小行星发动机。”

“我愿意相信小皮。”

“我同意。”

陈宇微笑着说道:“发动机的火石,是京丰、京胜两矿给我的启发,这五年里我什么事都没做,现在外界对我颇有微词,还要追究囯有资产的流失。”

“他们不知道情况,但这点小事你不用担心。”

“小皮,伱打算什么时候参与制造?”

“我全程参与,首先要解决资金,提升原材料的制造水平,及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前期需要大家分工合作,五年后视情况而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