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六十年代的江湖骗子(2 / 2)

虽说脸肿了有点尴尬,可他是个脸皮厚的,很快又调整过来,大概是知道接下来还需要侯楚“翻译”,也只是又对着侯楚小声嘀咕道:

“那你可要翻译准咯,刚才破坏那样破坏团结的话可不要说,要是给我们办成了这事,我们绝对不会让你白跑一趟的。”

侯楚瞥一眼领导,发现这厂领导说完后就装模作样看起了资料,这明显是老油条做法,什么事情永远不先表态,永远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等到事情明朗的时候,就马上会站出来摘桃子。

而他听到大衣男的话,哪怕是泥人也来了三分火气,当即不客气的回复道:“你刚才不是说我不是个东西吗,还敢在你们的地盘大放厥词,那行,那我就不大放厥词了,你这么厉害你自己来,我不伺候了,你自己来吧。”

其实侯楚心中还是有数的,既然要揭穿,就不怕事情变得更大。

他最开始还真以为是客商,可观察一下发现,这两人貌似有点嗅觉不大灵敏的样子,不看报纸不知道最近的冲突一样。

而且哪有跑这么远过来买这种没技术含量的轻工业品的道理,海运运费可是不便宜。

重要也是核心的是:这时期白象的轻重工业基础可我们好的太多,他们自己的就业都不足呢,还能去海外找货源呢?

只不过后来我们经历几代人的发展,基础工业上超出了白象很多,所以很多人忘记了当初的艰难而已。

这两人明显是港岛过来蹭会,看看能不能捞点好处的江湖骗子。而且侯楚为保万一,还从递过来的资料上确定了,不合逻辑的地方很多。

这种事情在当时可不少,因为消息闭塞,加上外汇(交)无小事,很多离谱的人也抓住这个漏洞,利用广交会的对外窗口,开始在新生的华夏搞起了骗吃骗喝甚至骗东西的勾当。

这种事情就连到了九十年代屡禁不止,由于当时的工作重心从吸收外汇变成了发展经济,招商引资,所以各地头头脑脑们对来考察的客商可是非常恭敬的,出行开道都是小事,平时都好吃好喝伺候着,生怕跑了投资。

当时就有脑袋机灵的闲人,或租或借几套西装,学点粤式烫嘴普通话,就能假冒华侨,骗吃骗喝甚至骗财骗色。

侯楚就知道一个离谱的,大概是脑子里构思的剧情连自己都欺骗了,居然大声旗鼓的开起了公家的“单位”,就连招进来上班的人都被蒙在鼓里,直到事发了才发现成为了“助纣为虐”的犯罪分子。

大衣男看到侯楚要走,顿时就心慌了,他刚才听得很清楚,刘主任请来的这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居然能和外宾沟通自如。

要是自己真坏了事情,哪怕他平时表现再好也难免吃挂落,有点怒火上头的样子,对着侯楚直接大声说道:“你敢,你现在撂挑子可是破坏生产,你哪个学校的?我告诉你,你要是敢走,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就准备被开除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