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煤气罐背后的质量管理体系(2 / 2)

总不可能别人把煤气罐和水管拼在一起,发现有很大的公差,要么没准头,要么就没法用,口碑差了就很难找回头客了。

涉及到具体生产,他的种种方案,让一直支持侯楚的杨厂长也有点犹豫,劝道:

“侯楚,你没基层的工作经验,你是不知道,基层工人就指望着抽烟解解乏,不给他们抽烟,会闹翻天的,一旦有了间隙,指不定哪里就要出纰漏。”

“我不是不让他们抽烟,而是不让在车间抽烟,这烟雾缭绕的,烟头烟灰,影响质量怎么办。

而且我打个预防针啊,公差和耐压能力我都会安排人做质检,不合格的一律砸咯,然后回炉重造。”

这句话让刚才猛记笔记的很多技术骨干、车间负责人有点犹豫,当即就有个秃头大汉站了出来:

“侯专家,您是行家我们都知道了。可有些东西也要从我们厂里的实际出发啊,公差就差一点的话,自己厂工人内部处理不就完事了吗?

还回炉重造,这可要多花不少本钱,又不是不能用,咋们都是山沟沟出来的,实惠好用,将就一下也不错嘛,大家说是不是?”

这话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和,就连杨厂长也是一副本该如此的表情,全是叽叽喳喳的反对声音。

侯楚也知道,这种算是工人福利,可就是这种福利制度给国营的各种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困难。

明明能生产出好的产品,还故意弄坏,就为了能够在成为不良品后,工人内购,最后伱争我抢,把风气完全败坏了。

比如岛青市砸冰箱的事件,背后不仅仅是因为质量的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学上的博弈。

眼看一群人叽叽喳喳,就要因为这些小改动而围住起自己,侯楚倒是能沉住气,终于等议论声音都停下来后,语重心长道:

“煤气罐可是要命的东西,哪怕一丝的公差都不能马虎,更别说耐压能力了,如果你家有人因为煤气罐爆炸或泄露而丧命,你会不会难受?你会不会想找厂家麻烦?”

侯楚顿了顿,又道:“我的意思还不仅如此,厂里还要搞售后跟踪,提供规定年限的质保,还要搞质检员编号制度,质检出差错,马上就能找到责任人。”

技术员们还以为众口铄金下侯楚会让步,可没想到他还提出了更过分的要求,议论声音更大了。

还是刚才的秃头大汉,只见他嗤之以鼻道:“还什么售后跟踪,这东西在华夏压根没有这个先例,就连发达国家都没听说过,按我说,将就将就用得了,指标差不多也不会出事。”

侯楚笑了笑,他已经把问题提出,大概的解决方案也给出了,没有回话,只是抱着资料准备撤离走了。

他的一举一动完全在众人的面前,秃头大汉见自己居然把人给逼走了,也慌的不行,竟然口不择言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