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张总,我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意思是大概有接近三十年……不,准确说有二十五年左右的阶段,基础建设和固定资产铺设,是我们大方向发展的可能方向……”
“什么是基础建设,能不能说详细一些?”
王天孝已经没说房地产在这种指向性太明显的词汇了,但张文远依然听不懂,主要是这个阶段,房子还没成为一种商品被人们广泛用于交易。
村里的人们,房子都是自建自主,没人想到去卖。
而城市里的房子,因为现在城市化还没怎么提上日程,所以房子基本都是以分配为主,自然更是想不到这点。
再说,现在才八十年代中期,说房地产真是有点太早了。
但王天孝自有他的想法。
“很简单啊,基础建设包括官方的和民间私人,当然官方占大头,具体来说,就拿我们庆城市区来说,因为历史原因,这里说是一个城市,但其实建设的相当糟糕,若论大小,也就比一般的镇子大一丢丢。那么,城市的发展必然是重中之重,也是将来几十年最核心的驱动力之一。”
“你怎么知道一定会发展城市,我从小就生活在这座城市里,几十年好像也没啥变化嘛。”属实是王天孝的言辞太快超前,张文远有点接受不了,立刻提出自己的质疑。
“过去几十年如此,并不代表将来也会如此,”王天孝站起身,来到窗口,看着矮小破旧的城市,感叹道:
“时代不一样了,过去我们一切以计划为主,所以商业被限制的很死,人们很多方面都采取的自给自足或者小范围内交易的状态,然而当政策和条件放宽后,在生产能力提升的前提下,人们就不会满足于小范围内的商业模式,而是需要更大,更丰富,也更高效的商业渠道和平台。”
他看着走到自己身边的张文远,笑笑,接着说:“那么,怎么样同时满足渠道和平台呢,通过熟读历史我们就知道,那就是城市化发展。也就是说,以城市为枢纽和中心,让所有行业的资源和人才全部汇聚在这里,快速高效完成供需关系……唉,你这是什么表情?”
王天孝正说着,看到张文远怔怔地盯着他看,脸贴的很近,被吓了一跳。
“哦,没什么,你继续说,继续说,”张文远连忙摆摆手,“我只是被你吓倒了,你说的这些,我都似懂非懂,就好像在一个小学生在听中学课程,仿佛是能听到在说什么,但却似乎又不太懂。”
“哈哈,也没什么复杂的,简单总结下,就是说未来的社会,因为目前的商业模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复杂物质需求,所以必然会产生更为高效和先进的商业模式出来,按这种商业模式需要一个可以快速周转的平台,这就是城市。”
“……当然,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复杂的,经济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更是还包括文化教育,交通,以及地理位置等等。但是,在所有因素里,经济是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最原始的城市,就是因为经济发展才出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