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改变人,也会塑造人。
这些老旧国营厂子的员工,之所以到了今天这种懒散的地步,那也与体制不无关系。
去除大环境的影响,单纯怪罪他们没有意义。
所以王天孝认为对这些人不能一杆子打死,也不能就这样抛弃了。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只是暂时受环境影响,颓废消极的环境就会变得懒惰,但要是环境变好了,很多人可能会重新变得勤劳起来。
而且。
王天孝觉得砖瓦厂其实还需要这些人的技术。
烧砖瓦想想简单,但其实还有很多门道的,什么样的土坯,什么样的炉子,升温降温过程,出炉注意事项等等。
早些年,人们还没有标准操作规程的概念,很多活都是用人的经验。
经验丰富的人就干的好,经验不行的人呢,就干不好事情。
所有经验都是代代相传,师父传给徒弟,徒弟再继续传下去。
若是到了哪代,没有好的传承,技术可就断代消失了。
这就是很多古老的技艺没有传承下来的缘故。
而后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开始从国外引进了标准操作规程的概念,尽量将每个步骤都规划范,数据化,标准化。
让人为影响的可能性不断降低。
等完整的标准操作规程出来后,所有人都只需要按照这个规程干活就好,即使有新人进来,只需要按照操作规程培训就好。
这样,即使某些老员工突然离职,也不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行。
也就不怕部分人倚老卖老,将技术牢牢抓紧在自己手里,用来威胁企业谋取个人利益。
也不怕各种技术断代了。
当然,他对张文远也说了后续的想法。
将所有人都收纳进来,给两倍的工资,然后再按照标准化管理,能者多劳,自然会淘汰掉不认真的人。
到时候,同样是进来的老员工,你不行,别人行,那就不能怪企业了。
所有的企业,毕竟是要以盈利为目的,做慈善的企业,反而开不下去。
严格和规范管理,是对所有员工的负责,让那些愿意好好工作的人拿到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
同时给予社会数目客观的税金,用于支撑各种活动。
这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良心。
在王天孝的引导下,张文远慢慢接受了他的想法。
一来是对王天孝的信任,二来张文远也不是什么不懂道理,看不清楚事实的人。
当然,王天孝也只是针对性的给一些建议,并不会干涉太多。
他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各在哪里。
不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是他一直铭记于心的道理。
六月中旬的时候,王天孝本来是准备开始建立自己的羊圈,但天公不作美,一连下了接近半个月的雨,将地面下的很软,所以暂时没办法施工,因此也就延误了许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