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水哪去了?(2 / 2)

大山谋生1984 一度向右 1226 字 2023-08-29

那就等等吧。

暂时也不急,一点点来。

反正他除了羊圈,家里的房子的建设,还有一个工程非常重要。

那就是场站的水源问题。

前一段时间,他针对这个问题,已经和张文远介绍的水利局的工程师沟通很久,别人也到现场实地考察过。

经过详细计算,觉得虽然成本高了一些,但要想将水送上去,还是有很多办法。

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并且给出了输送水的方案。

王天孝看到方案觉得很好,唯一的问题就是建设的费用需要近贰十万,而后期要使用,电费也维护保养费也同样是个问题。

确实不算低。

这是施工方案唯一的问题了。

可王天孝在拿着方案详细到现场走了几遍后,立刻就答应了。

和水利局下设的施工单位签订了工程合同。

水利工程本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总要有个人去做这种事情。

无论是林场人们吃饭喝水,还是种植药田,甚至是山下准备建设的羊圈,都需要水啊。

并且,王天孝还有个更大的想法,如果将这个工程做好,那是不是就相当于是个自来水站呢。

到时候,大家都不需要再去拉着平板车去几里路外拉水,而是在自家院子里打开水龙头,就能放出干净清澈的水,这样不是很好嘛。

造福乡里,不就是一件大功德。

谁知道,这件事竟然比想象中难很多。

本来呢,工程师根据观察和仪器测量,选定了最终的落井地点,准备挖出一个直径五米的大井。

然后将水先从地底下取出来,在平地上建个水塔,也算是个巨大的水槽,然后将水再送到场站上面。

这个想法本没有问题。

水井和水槽同时进行着,齐头并进,互相不影响。

可万万没想到,原本勘探好的水源地,挖下去四十米,还是没看到水的影子。

这可就尴尬了。

工程师们也都很难理解,认为现状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畴。

因为这个工程不仅要土建,而且还有很多机械设备和管道,在土建施工同时,机械管道和设备也都开始生产。

若是这边水位更深的话,管道还可以重新补一截,可生产出来的水泵扬程可就不够了。

那可就真的麻烦大了。

这个年代的机械生产和后世不同。

后世因为工业全面开花,所以很多产品都是标准化。

人们设计工程项目,也都是根据机械实际的负荷来配置,所以生产企业基本按照标准规格尺寸来生产就好。

但这个年代,设备需求量不大。

很多标准便没有建立,所以都是非标准的生产规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