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问过十三的私事,现在假迷亲近一些,问问,应该问问。
“贡生,没中举!”
“失敬失敬!”
说的很干瘪,拱手很随意,一看就知道没一点失敬的意思。
十三想怼两句,想想王简之的做派,忍了。
“为什么你觉得飞将就是指李广?”
“将军庙的塑像是李广,这又是阴山脚下,你还能指谁?”
把自己的便携式柴火灶摆弄好,很随意的点燃,支好锅灶……可惜,当初自己属于单人独行的野外直播,锅小了点。
不过,没有火锅解决不了的伙食,人多轮着吃。
王素懒得跟一个武夫讲龙城飞将到底是谁,想了想发现十三郎居然跟现在的自己是同等学历,还是觉得显摆一下比较好,好让他知道,虽然都是贡生,那也是有区别的。
……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第一次踏足战场的车骑将军卫青从上谷出兵,这四人每人领一万骑。
结果这四路中,除了卫青立了大功,公孙贺没战功也没损失外,公孙敖和李广都损失惨重,其中公孙敖部损失七千余骑,李广部则是全军覆没,就连李广自己都成了俘虏,侥幸逃回来后被贬为庶人……这就是当年的龙城之战。
“少年好学问!能看得出少年似乎对李广有些许的鄙夷……”
突然有人插话,还是从大殿的塑像后缓缓的走出来。
见鬼了?李广显灵了?
王素看向十三郎,而十三郎看着他……得,十三郎安顿军卒,以为大殿王素已经搜查过了,而王素这一路习惯了被锦衣卫伺候着,也没有去查看大殿的犄角旮旯。
锦衣卫即便宿营,也是刀不离身,进入大殿的锦衣卫也有近二十人,听到人声,立刻就是一阵拔刀声。
“少郎君如此胆气?我等不过六七人,至于嘛?”
来人还真有点大气,用当年比较流行的话,那就是格局挺大。
王素伸手制止了锦衣卫的进一步动作。
“先来后到,倒是小子唐突了!相逢即是缘,不如一起……”
对方确实只有六七人,就这档口,锦衣卫已经有军卒搜查大殿了。
只是,虽然对方也是一袭盛朝装束,除了领头的中年人,其他人却无法彻底掩盖北虏人的气质。
“谢少郎君邀请,老夫正有此意!不知少郎君所烹何物?为何如此香浓?实在没忍住口腹之欲,不是有意打扰少郎君。”
“想必先生是想说李广一生向汉,虽匈奴恭敬有加,却回归之心不变?”
“此言差矣!李广善骑射,知兵法,英勇善战,一心忠君。可结果如何?”
“自匈奴脱身,不也被贬为庶人?再次起复,更是一心报国,浴血奋战几多年,结果又如何?不就是留下一句李广难封的苦逼悲悯?”
“在下看来,当初匈奴单于对李广何等推崇?若李广不执意南归,于匈奴,李广也不至于落一个难封的教训以示世人!”
几句话,大概能听得出一个人的立场,特别的臧否李广这种悲情且有争议的人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