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9月份开学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已经有人拉了微信群。
蒋萌萌在论坛上通过一个同学加了群,随后把李旭尧拉进了群。
蒋萌萌偶尔在群里接点话,和同学们熟络一下。
李旭尧则是一句话也没在群里说过。
群里那些人既是同学,也是未来的竞争者,互相较着劲。
一些人已经在群里比过好几轮了。从本科院校比到硕士院校,比到工作经验,托福雅思分数,GMAT分数,甚至兴趣爱好。
越是小众且一听就烧钱的兴趣爱好逼格就越高。什么滑雪也就是逼格略高一点,但要是说我的兴趣爱好是去瑞士滑雪,那就不一样了,光是机票就不便宜了。
李旭尧的爱好就比较大众,看看书,看看电影,吃点美食,再就是买些喜欢的公司的股票,买得比较多罢了。
有些人的爱好恐怕是为了刻意装逼才培养的,本身并不一定喜欢。
“听说我们这一届有一位神秘的大佬...”一个人神神叨叨地抛出一个话题。
“哦?多大?多神秘?”
“呵呵,是谁走漏了风声?”
“难道这位大佬就是你?”
“算不上吧,只是做了点小生意,估值十几个亿而已,不值一提。”这人虽然用着谦虚的口吻,但炫耀的意思还是昭然若揭。
“那以后要多多关照了!毕业以后给个机会让我给你打工啊!”
“机会是有的,都是同学嘛。”
“你做的是什么生意?”
“快消,食品。”
“不错啊,食品做到十几个亿已经很牛了!”
“果然是你,大佬!我是你失散多年的弟弟啊!”
“你这么认大佬不好,是想要争家产吗?”
“大佬,我错了,给小弟一个机会!”
“有机会的,呵呵~我听说这一届混进了一些low咖,好像什么银行的理财经理还是个贷经理,拉低了我们的平均水平啊~”
“也不能这么说,不能因为工作经验就否定一个人吧?”
“怎么跟大佬说话的?我站大佬这边。我们好歹也是部门经理或者项目负责人吧???卖理财的和放贷款的差了点意思吧?”
“不能这么说,这些人干得好的一年几十万收入,我就问你,你现在有吗?或者伱读完MBA以后,找的工作年薪能有这么多吗?”
“工作不能只看收入吧?也要看看职位和发展前景!”
“抛开这一点不谈,这一届好像还混进了两个普通211本科的。请问在座各位,你们最差也是清北复交本吧?藤校就更不用谈了。”
“话说你是从哪得来的消息?”
“Steven呗,他跟我们熟,闲聊的时候透露了点消息。”
“我觉得吧,学校既然招他们了,那自然是他们身上有学校看重的特质,不能光凭学历就看扁了人吧?”
“呵呵,能有什么特质?能歌善舞?”
“哈!你是懂幽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