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悲欢并不相同(2 / 2)

当时官家为了刘美人上位,甚至失了体面,亲自下场。之前更是使出了“抱养”的手段,这么恩爱,张泽就算不知道历史也不敢上高家的船。更何况他知道最后谁赢了,那刘美人可是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

(剧中高慧因为太子生病不能及时成亲,对欧阳旭说过顶层都知太子不是皇后所出。)

最终结果不出张泽的意料,刘美人笑到了最后。官家摒弃了勋贵和太后支持的军勋之家的高贵妃、清流和重臣支持的三朝宰相家的沈才人,选择了的歌伎刘美人。

官家虽然雄起了一把,但也得罪了大宋真正的主人——士大夫群体,不仅如此,功勋贵族和太后也有许多不满。

这次对孔圣的封号就是官家对士大夫的示好,不然五年前已经封过“玄圣文宣王”,仅仅五年何必再封?

张泽接着打破了小胖子妄想用年龄逃脱的想法,对着傅子云淡风轻的说道:

“子方你今年十一了,不小了!你可知,我六岁时因为不敬惜字纸,被老师认为失德,吊起来足足抽断了三根藤条。”

张泽一番话说的云淡风轻,可把傅子方吓了一跳,看着一脸“平淡”的张泽,却莫名感觉自己背部火辣辣的疼。

“呀!没想到张公子竟然受过这么大的罪?”

宋徽音忍不住惊道,对张泽轻描淡写说出的经历,见识过世间风霜的她和赵盼儿反应最为激烈。

但赵盼儿掩饰住了,身为掌家,怎可一惊一乍。

强忍怒火的孙三娘是根本没有细想,听到张泽的经历,已经在思索之前是不是对儿子太宽容了?

而赵盼儿能掩饰住,是因为她有心里准备了。自从认定了张泽后,她已经从宋引章那儿把与张泽有关的所有书籍都看了一遍,有些地方更是一字一句的斟酌,力求成为最了解他的女人。

对于张泽的童年经历,从他练了六年瘦金体,砚池变墨池就可见一斑了。

从平日的体己话上,张郎虽然周老头、周老头的叫,但她看得出来,张郎对老师很是敬重,赵盼儿以为是位严师,才出了夫君这样的高徒。

现在听到张郎还有这样的过去,赵盼儿越想难受,甚至不由得对那素未谋面的“老师”产生恶意。

旁边的小娘子要么心在别处、要么活在保护之中,那心思颇多的银瓶也理解不了张泽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只有……赵盼儿看向身边的宋大娘子。

宋徽音现在也有些不舒服,但她在父母的庇佑下度过了童年,只能感受自己想象的苦难,来代替张泽那轻飘飘的言语背后的东西。

赵盼儿明白,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身处异乡,举目无亲,面对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又遭受这样的待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