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文人与佛教(2 / 2)

有缘千里来相会

无缘对面手难牵

十年修得同船渡

百年修得共枕眠……”

无论是白蛇报恩,还是西子湖畔续前缘,到后面的邂逅借伞红线牵,都让林瑾看的是忘乎所以,甚至忍不住想按照上面的谱子唱出来。

虽然林瑾已有一妻三妾,最大的儿子都已经四岁了,但看着《新白娘子传奇》,英年早婚的林瑾又想恋爱了。

但也不能怪……额!也不能全怪他,十五岁时,家里见他确实不是科举的那块料后,就早早的让他娶妻纳妾,为家族开枝散叶。

反倒是家里科举有希望的几位,至今为止连个小妾都没有纳,还在待价而沽,期望中举之后能卖个好价钱

虽然白素贞与许仙的相遇,看的人夫林瑾也想恋爱了,但这一章的章首判词是:[西湖借伞心许卿,水漫金山不负情。]

虽然不知道水漫金山是什么情况,但绝不是什么好事,所以看的林瑾是忧心忡忡,开心于美好的爱情,又担心后面的劫难……

然后他的思绪就被张泽打断了,回过神来,林瑾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竟然看的入迷了,见张泽看过来,哪怕是他,也有些不好意思。

“咳咳,公子大才,故事如此引人入胜,瑾一时间也沉迷其中了。公子还有什么事?”

看着林瑾一副只想撵人的模样,张泽也有些无奈地说道:“还有一事,坊内可有咸平六年之后的官方坻报的抄本,我有一用。”

宋朝的报业十分发达,坻报自太宗时出现,目的是将权力集中到中央,由中央分管各州,统一发布新闻,大宋最高行政机关之一的门下省,就负责此事。

坻报是官方推动,小报的兴起则是得益于士大夫群体的免死金牌——“士大夫民主制度”:不以言论杀人。

钱塘没有东京得天独厚的优势,小报发展不起来,但官方坻报抄本这个东西,可是学子必备,甚至是出身寒微的学子,唯一了解官方政策的渠道。

“这不是书坊必备的吗?肯定有的,倒是居正为什么单独要咸平六年之后的?坊里卖的都是,自官家登基的咸平一年至今的合订本,每年腊月修正一次,只加不减。”

林瑾有些不解的问道,坻报抄本不都是一任皇帝一本吗?怎么还单独要的?咸平六年有什么事吗?

咸平六年就是赵盼儿入籍那一年,既然张泽来书坊了,就想着顺便拿本坻报回去安赵小娘子的心。

赵盼儿没看,那是相信张泽,但张泽拿出证据了,说不定赵小娘子一感动,就解锁新的知识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