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瑾(1 / 2)

“张公子,这是最新的坻报抄本,从官家继位至去年底,一年不差,不知您要哪种,普通、精装、典藏三版我都拿来了。”

书坊的管事进来见礼之后,把三本外表天差地别,但内容一模一样的线装书摆放在桌前,对张泽说道。

三本书,最普通的一本,是此下最普遍的蓝皮竹纸书,厚约一指,封皮是硬纸粘连,上面写着“官方坻报集——至祥符七年本”,除了封面暗印有张氏书坊的字迹外,和外面百文一本的话本故事没有什么区别。

但这“普通”的一本书,价格却是那些“闲书”的百倍不止,可能这就是“经典”的价格吧。

三年前,张泽在东京时,就是这么和不食人间烟火的杜长风解释的。

虽然杜长风看着好像很穷,也确实很穷,但他却从没在求学路上犯过难。

幼时杜家族学包揽了所有用度,稍大一些,就按照平日的学力和嫡庶情况,该管事的管事,科举有望的就在家族的安排下接受大儒教导。

杜长风就是这么一直无忧无虑的学到及冠之年,哪怕他没什么钱,那是因为他那一脉人丁稀薄,又因为未婚妻过门前病逝,既污了名声又没了妻族助力,才被“发配”到最差的地方——族学教书。

看着他的月俸很低,甚至只够勉强维持生计,但他的用度可都还在,平日里的读书用度,要是他起点心思,损耗大几分,再拿去变卖一下,他也不会得了“进去书生”的“雅号”。

不用说那些朝中大儒的亲身教导了,东京城里为官的大儒,可不是地方那些闲赋的“过气之辈”能比拟的,在这些货真价实的“学阀”门下,单是同门的关系,就足够让那些鸿商富贾倾尽家财来换。

更别说,他们这些家族种子,每旬就要要接受家中长辈讲解朝中之事,包括派系之分,为官之道,一些大人的主张和喜厌等等。

这些杜长风每十天就要学一次的东西,却要林家几辈人的努力,加上林逋养望几十载,林家子弟才有机会知晓。

这就是差距!

看着平平无奇的普通抄本,和旁边那个金色暗纹烫金铜板拓纸的精装版,以及那个“普普通通”散发着淡淡檀香的玄色木盒里装着的典藏版坻报抄本。

张泽不知为何想起了杜四眼,又想起了生意,说来可笑,明明内容一样,甚至一年一换。但东京城的书坊里,却是那一本就能买个姿色甚佳的娇俏婢女的“典藏版坻报抄本”,卖的最火。

张泽回过神来时,三本“同而不同”的书还摆在桌上,管事已经退下去了,此刻偌大的贵宾室里,除了张泽,就只剩下一边看书一边傻笑的林瑾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