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当务之急·蜻蜓点水(2 / 2)

官府方面拖着,等解决了皇族僵尸之后,再做打算。

反正,只要在场的人不说,一时半会,这消息还没有那么容易传出去。

等清廷知道这个事情,且做出反应,估计是几个月之后了。

那时候,能不能找到千鹤再说吧!

朱大常和四目道人陈友是听明白了林凤娇话里面没有说的意思的。

四目道人陈友肯定是无条件站在自己的师兄弟这边的。

而朱大常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

他这人有一个性格,就是对自己人愿意两肋插手。

千鹤并不是朱大常的自己人。

但林凤娇跟朱大常的顶头上司,衣食父母凌曜栋关系可是匪浅。

千鹤跟林凤娇是【自己人】,那么千鹤跟朱大常他当然也是【自己人】了。

朱大常听了之后,便当即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先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去寻找这皇族僵尸!”

“我估摸着这皇族僵尸应该跑不了多远,应该还处于东升镇的范围。”

“我跟镇长说一下,安排一些人手跟我们一起,搜寻这皇族僵尸。”

东升镇的镇长还是跟马家交好的那一位,现在则是倒向了土地庙这边。

原本,如果没有凌曜栋这个异界来客的话,那这个镇长会在马麟祥和朱大常死后(朱大常被马麟详害死,他妻子小云用二叔公的方法,跟鬼差达成了交易,让朱大常留下子嗣之后再死),地位不稳,差点被张大胆的那个雇主谭老爷抢走了镇长之位。

不过因为凌曜栋的乱入,作恶多端的谭老爷比之前早死了,无法跟镇长抢位置,朱大常却正常活着,还成为了香山县有头有脸的人了。

命运的蝴蝶煽动翅膀,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是没有镇长这个官职的,也没有市和镇这样的行政区域。

市和镇成为行政区域,要到民国。

这时候的市和镇,更多的是商业区,就是坊市和集镇。

“镇”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特色,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镇”特别发达,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手工业作坊和相应的从事者,他们是城乡的中间形式,虽然这些地方没有城墙也没有官衙,但经济功能是城市的延伸。

“镇”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有城市、中心市镇、中间市镇、标准市镇四个等级。镇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城市延伸形式,时人也将镇视为城,如嘉庆七年浙江平湖进士徐一麟的齿录称“世居乍浦城内”,同治十年直隶临榆进士李铁林的齿录称“世居山海关镇城南街”。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镇属于“关”,像上面提到的山海关,再如光绪九年正红旗满洲进士舒泰的齿录中记载居住地为“世居熊岳北关”,嘉庆七年山东东茌进士温秉贞齿录记载“居城南三十里铺东关”。

此外清代对镇的定义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准,凡含有“镇”、“集”字眼的地方都归为镇,有些带“铺、埠、坊、巷、街”等字样的,则要加以核实,确定符合标准的就归为镇。

有些地方的名字是不带“镇”、“集”一类字样的,但因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原因,也都是属于镇,而且还是“重镇”,比如“熊岳”、“清江浦”、“木渎”、“泗州”等有名大镇,自然是要归入镇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