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世上安有四十年世子乎?(2 / 2)

“快把成国公扶起来,这让人看见算怎么回事啊。”

朱辅被两名护卫扶着坐回了椅子上。

朱厚照用右手捏了一下左手,好奇的问道:“成国公说的事,我不甚明白,现在改革盐政是为了增加边关粮食供应和内库税银,您所说的购买盐引从何而来啊?这跟盐政有什么关系吗?”

“有关系,老臣虽然对政务不怎么了解,但是这些年勋贵们讨要盐引已经对盐政造成了很大破坏,盐政崩坏跟勋贵们脱不开干系。”

“哦?怎么说?”

朱辅慢慢的讲述起了这些年盐政的变化。

“从成化年间开始,宪宗陆续的赏赐盐引,勋贵们得了之后就在京城就地发卖,这就开始影响到了边关的开中法,那些商人知道从京城只需花银子就可以买到盐引,就陆续的从边关撤回到京城。”

“弘治初,户部也开始参与进来,这时在户部只要缴纳银子就可以购买盐引,输粮开中变成了纳银开中,虽然增加了国库的收入,也减少了人力物力,但是许多利润还是进入到了勋贵的腰包。”

“输粮开中名存实亡。”

朱厚照安静的听着朱辅说话,也了解了现在盐政崩坏的根源。

根据朱辅的说法,这盐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成化至弘治,几十年的慢慢腐蚀着盐政。

“那文臣呢?有没有在这其中参与?只有勋贵吗?”

“盐引获利如此巨大,文官就没有动心的?”

朱厚照不相信文官的道德品质都这么高。

朱辅心想陛下终于问道了文官,他开口说道:“文官有许多同流合污的,只不过都隐藏在幕后,就比如纳银购买盐引,谁来购买这方面就有可操作的空间,一般人也没有办法去纳银。”

懂了,招标。

你一个没有靠山的商人想去户部纳银?做梦!你就没有资格进场。

唯有户部指定的那几个人可以来纳银,那么来购买的人难道跟户部没有关系吗?

想都别想!

“看来反对的不一定是真反对,赞同的也不一定是真赞同。”

朱厚照叹了口气,这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焉能不败啊?

“成国公的话发人深省啊。”

“请陛下治罪,老臣无怨无悔。”

成国公双膝下跪言语恳切的说道。

“你有何罪啊?盐引是勋贵们向父皇讨要来的,也算合法,你购买合法的东西怎么能叫犯罪呢?”

朱厚照突然眼神犀利的说道:“成国公,你反而有功啊!”

“你已是国公,没有办法赏赐与你了,你儿子现在任何职?”

“并无职位,在京侍奉祖母。”

朱厚照点了点头,就是无业青年呗,侍奉祖母,说白了就是在京城混日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