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依旧按照自己做的网格图,开始从中心点往外辐射。
在树林中前进了10分钟。
成龙发现完全没有任何红军踪迹,这树木稀稀拉拉的山地地形,人太多走在一起也不太隐蔽。
于是成龙把小队召集到一起,进行落地后的第一场小队会议。
“现在进行小队会议,讨论决议接下来的行动。”
特种作战讲究的是协同合作,成龙并没有仗势一言堂,开局点题后说道:“我们此行是渗透作战,主要目标是侦查敌情,而不是和红军作战。
16人一起行动不仅效率低,而且目标大更容易暴露。
所以,我决定把队伍拆成两个小组,以互为掩护的犄角队形向前推进,扩大我们的搜索范围。
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成龙以商量的口吻询问,也是训练大家都能智慧作战,能够用脑子参与进来,而不是一名纯粹的士兵。
特种作战不需要纯粹的士兵,需要能独自思考的战士。
“分散行动的话,我们的战斗力等于削弱一半,要是遇到敌人的话,我们能应付过来吗?”伍六一说道。
“不,我觉得不能这么算。”
吴哲反对道:“我们周边不到20k的范围内,驻扎有超过一万的红军,而且都是机械化部队。
我们一旦和红军进行正面交手,红军的支援会来得很快,我们遇到敌人只能撤,以最快的速度重新隐蔽。
所以人多人少区别并不大,隐蔽作战才是最重要,我同意兵分两路,将搜索面积扩大一倍。”
吴哲的分析更加深入,队员们听了后纷纷沉思起来。
“你们还有别的建议吗?”成龙再次询问队员们。
“我是一名空降伞兵出身,就渗透做战还是有点经验的。”
拓永刚从自己角度出发说道:“虽然以伞兵的作战理念,为了最大化战斗力,落地后都要想办法汇合到一起。
但我们和伞兵不同,我们可不是来和红军干架的,不用像伞兵一样去偷袭敌军。
任务不同,作战方式也不同,我也赞同兵分两路,分开找人更快,能够更早的发现炮兵团。”
“对,我也觉得分开更好一些,我们需要的是效率。”又一名队员说道。
随后又有几名队员紧接着发言,所说的角度略有不同,不过总体都一样,那就是同意成龙的分兵。
“行,讨论的差不多了,那现在开始投票表决,同意的举手。”
成龙说完第1个举手。
从下而上的作战决策体系,是未来特种作战的大方向之一,这样特种小队在行动的时候,才能够更加的灵活多变,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
一味只知道听上级命令,不懂得任何变通的部队,在深入敌后作战时,战斗力是非常受限的。
甚至很可能会贻误重大战机!
刷刷刷……
许三多、吴哲、拓永刚等,包括刚才有疑问的伍六一在内,15个人全部举起了右手表示同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