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服装厂的各种福利太好了,谁听了不迷糊啊,现在有个机会加入长平企业,谁都不愿意错过。
别说街道了,就是四合院里都有街坊提着东西过来拉关系,通通被闫埠贵拦在院门口了。
闫埠贵擦了擦汗,这些街坊都疯了吧,长平都说招工的事儿交给街道了,怎么还不死心跑来这边。
李长平也没办法,他不会开这个头,不然后面都会有人来麻烦他了,这邻里邻居的也不好拒绝,所以直接交给街道最好,想应聘就去街道,干净利索。
普通员工只能外招,不过像财务仓库这种位置只能给自己人。
他已经联系好了一些这些年培养的亲信之人,将百货和服装厂核心的位置留给自己培养的人。
相比开心的街道,国营百货的各大负责人就郁闷了。
数据显示,自从长平服装上市后,四九城国营服装销售额下降了68.88%,而且这个数据还在扩大,搞的各大服装装柜堆了很多没人买的衣服。
虽然国营的盈亏都是国家的,但销售业绩是和政绩挂钩的。
这就算了,就是服装卖不出去嘛,可是现在长平百货的出现让他们感受到了强大的危机。
听说长平百货的东西大部份是从港岛进口的,又先进又稀有,和国营商店的商品高度重合,这么一冲击,国营商店到时还有活路可走?
如果是一般人,国营百货早就找人闹事去了,可偏偏这个老板是李长平,这位是名副其实的大佬啊,我们真的得罪不起。
十二月底,服装厂开工第一个月,终于要发工资了。
这会儿所有工厂发工资是每月月底,不压工资,因为国营的,李长平也是一样。
长平服装厂里,工人们都有点心不在焉了,因为大家都在等发工资。
“爱琴姐,我看全厂工人的工资就你是最高的。”
“对,爱琴工作效率太快了,跟不要命似的。”
“隔壁车间的孙芳芳不比爱琴差呢。”
“孙芳芳?确实挺厉害的。”
“……”
一车间里,女工们叽叽喳喳的讨论这个月谁的工资最高,国营的厂你一天做一个是这样,做一百个也是这样,竞争力太低,你混我混大家混,产量还怎么提上去?
服装厂就不同了,因为是计件,拿多拿少全靠自己,少做伱就少拿,基础产量不达标还会扣钱,几次不达标直接辞退,竞争压力大。
想想都是工人,为啥别人能做一百个而你只能做五十个?这种模式卷起来就太可怕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