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阎家四个孩子,此前都靠着三大爷的工资过活,也正是这般‘精打细算’方才将四个孩子拉扯大。
老实讲,院子里三位大爷之中,赵信对三大爷还是蛮有好感的。毕竟他精打细算,也只是守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而已。
不像易大爷,找人养老的心思都快成了魔。二大爷刘海中,不但是个官迷,而且对自己大儿子太过偏心。
简单聊了几句,赵信便回了自己屋里。
一番洗漱后,关灯上床睡觉。
今晚窗外没有月亮,因此星星显得格外明亮。
有一颗流星滑落,赵信的思绪也开始翻滚起来。
躺了一会,他觉得不得劲,当即起床开灯,拿过床头的上衣,自兜里面取出一张照片。
上面的姑娘正是娄晓娥,一番端详后,赵信将照片放在枕头边上,关灯睡觉。
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也不知能不能成。”
第二天,赵信起了个大早。这是他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虽然不在自家师父旁边,且没有时钟可以看,但赵信也知道现在就是六点三十。
生物钟自从养成以来,三年不曾出过错。
起床穿上练功服,简单的洗漱之后,就锁好房门去跑步了。
他昨天买一应物事的时候,已经看好了位置,距离四合院一里处是北沙河。跑步过去,在北沙河边选了一处宽阔之地,当即练起了拳脚功夫。
穿越之后,他除开金手指外,最大的成就便是自律。
来到四合院,从此以后将会是轧钢厂的一名一级锻工,自律也是一定要保持的。
再者说,作为八极拳第七代传人,一身武艺纵然不求精进,却也不能后退。
练完功,又慢跑回去,在三大爷家的锅炉里引了一块煤球,开火做饭。
三大爷看着煤球欲言又止,好在赵信赶忙夹了两块未点燃的煤球返还回去,这才让三大爷重新喜笑颜开。
并且招呼赵信下次还去他们家引火。
赵信也笑着答应,点燃煤球还是满费劲的,两块煤球换一块点燃的煤球并不算亏。
今天是周天,还不是上工的时候。赵信便也留在家里头,自家灶台用了两次后,他觉得有些不太好用,当即准备稍稍调整一番。
既然要调整,他便也看看自家的房子,考量着是否要做一次大的调整。
在他来之前,这东厢房曾经有过住户,否则也不会有灶台留下。
原来的住户也进行了木板隔断,不过他是隔成了两间,一间卧室,一间灶房。
三十平米的面积,卧室约莫十六平米,灶房约莫十四平米。这样一来灶房就显得有些大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