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秦淮茹挑着眉没好气道:“我算算家里的钱够不够在外面买个房子的,要是有两百,我再去院里借一些,就给你和冬莲直接买一间。”秦淮茹知道,贾张氏手里肯定还有200左右的养老钱,为了别人不拿出来,但为了孙子还是有可能拿出来的。
“淮茹房子能买吗?虽然政策有变化…”此时贾张氏说道,显然她意识到了某种危险。
“应该可以吧,不然赵家怎么会买一整套四合院呢?”
“得,先收拾睡觉吧,明天我去街道办问问。”秦淮茹感觉自己今天都做了无用功,毕竟连房屋买卖的流程都不清楚。
……
翌日,赵信家四个孩子去市场了,要买一些宠物。三孩子骑着两辆自行车,还开着自家的三轮自行车。
两辆自行车是最近买三套四合院的时候,原来的房主留下的赠品。三孩子逛市场,赵信也没闲着,步行去了自个准备开饭店的地方。
这里早前就是酒楼,后来种种原因成了类似于四合院这样的居所。一年前所有居住的人都在政策下搬迁到了别处,政府也进行了一定的修缮,准备用来招商引资。此时虽然未宣布改革开放,但前期的触角已经开始了。
那位大领导推荐的地方也是这里,有着上面的些许门路,赵信很顺利地拿下了这块地皮。
十万块钱,不便宜,但能拿下这么一大块地方可赚大发了。
毕竟这里交通便利,周围有着不少的经商街道,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位置,就在中关村内,距离清华大学、BJ大学距离不远,未来前景和潜力无穷。
赵信到的时候,施工队伍也到了。
“赵工。”五十多岁的木工头子夏厚德朝着赵信打招呼。
“夏师傅早啊。”
“赵工的活可不能怠慢了。”夏厚德笑着说道,他是京城中有名的官用木匠。这个名头若是放在清朝,那可就是御用木匠了。
若非有领导说话,赵信的这活计怕是还请不动这样的大拿。
当然几番交流后,夏厚德和赵信就熟络了起来,毕竟两人在木匠活上太有共同语言了。赵信的一些想法、设计,对他的启发不小。
“赵工,那我可就准备开干了啊,你得给我的这一帮徒弟们加肉才行。”
“行,今天中午就加。”赵信笑着答应。
夏厚德招呼众人干活,对这处未来的大饭店进行深度中华式装修。
赵信也没闲着,跟着一起忙碌,虽然两人此前就敲定了改装方案,但还是亲眼看着开个头才放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