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利润过万(1 / 2)

京城的街头巷尾,关于在蜀香轩发生的那一场擂台比武,一时间彻底传播开来。

甚至还有许多神奇的版本,比如说:小倭寇挑战大中华,蜀香轩的老板焚香沐浴,而后指着天喊道:“掌来。”

从天上降下来两神掌,直接将那小倭寇拍得啥都不剩了。

警察想要破案,但是找不到证据,只能将蜀香轩的老板无罪释放。

奇诡的版本里,这个虽然不是最离谱的,却是传播最广的。

赵信家里,也满是欢声笑语,四个孩子的心中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自家老爹无所不能。”

这件事的后续影响微乎其微,于两国而言,不过是民间武术的交流。

虽然有人不慎死在了擂台上,但却也代表着民间的互相来往,符合即将签订的友好条约。

于赵信而言则只有好处了,毕竟蜀香轩成了爱国者的打卡地,那么原先的‘私人资产’‘资本家’的舆论压力就小了很多。

很快大半个月过去,时间进入到了九月。

赵信的四个孩子都去上学了,老四赵刚毅在北大附中读高一;赵志侠去了北大读中医,这孩子在武学上的天赋不错,也有钻研的心思,因此选了中医的行当。

女儿赵月悦去了清华大学读金融,这是赵信给的建议,也符合赵月悦的性子,天生爱管钱,对经营方面有兴趣。

老大也在清华大学,今年大二,专业是计算机。

说来赵信的几个孩子里,纵然是文阁时期也没拉下学习,因此老大在去年高考恢复后,就在百万大军中过了独木桥,迈进了清华大学。

四个孩子去上学,娄晓娥也在自家蜀香轩里忙碌。

她的父母本身就是大资本家,小时候耳濡目染之下,对于做生意有着一种天生的喜爱。

此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显露出来,自家开了蜀香轩后,便一点点得以展现。娄晓娥容光焕发,整个人比原先都好看了不少。

四孩子上学,赵信和娄晓娥也多出了很多时间腻歪。

娄晓娥去了蜀香轩当总经理,赵信也没闲着,去了他在京城的另外一处四合院。

这是个两进的院子,花了6千块钱才拿下来。

此刻这里头也已经放了不少东西,前院多是一些电路,乃至电动机的各种配件。

后院则是一些架子和镜面,这都是从镜面厂拿的货。

赵信要做一些研究,最好做出成品来。

实际上前期的理论性研究早就完成了,现在不过是将理论转变为可验证的实际操作。

他要研究的产品,不是别的,正是聚光式太阳灶。

文阁时期,李怀德热衷于‘整人’立功,对于新产品的研发并不在乎,否则赵信也不会丢了车间主任的职位。

不过这样也好,自从第二版的洗衣机后,赵信就没有拿出任何新的东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