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勇冠三军常遇春!建奴:怎么又是你?!(2 / 2)

老朱瞥了眼武宗,眉头微皱,倒也没有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而是看向季伯鹰。

“兄长,答案怎么样?”

“嗯,和我预料的差不大多。”

季伯鹰看了眼老朱和阿标,然后扫了眼其他天子储君。

“除了洪武组和嘉靖组之外,其他组交上来的答案,基本都是错的。”

咯噔。

众天子储君都是脸色一红,他们明明很有自信的。

尤其是老朱棣和朱老四,他们两的答案是经过互相讨论的,并且互相验证了一波,觉得很有实践操作性才对。

“好了。”

“你们也不用气馁,虽然答案是错了,但都有一定道理,明显是经过思考,这就已经有进步了。”

“现在,听我讲。”

季伯鹰深吸一口气。

众人也都是挺直腰板,认真听课。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地方宗族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价值?’

包括老朱在内的一众天子储君,闻言都是下意识紧蹙起了眉头。

在他们看来,地方宗族就是不稳定因子,何来价值可言。

“所谓地方宗族,本质上就是一地同姓的命运共同体,其实与你们朱家皇族是一个概念。”

“如果将宗族深度剖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宗族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反过来,宗族保护着每一个组成它的个体。”

“在某种程度上,宗族等于是代替了朝廷,承担了朝廷对乡里小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长此以往,久而久之,在乡里小民的眼中,便是只有宗族,没有国家,在他们的骨子里,甚至连最基本的国家观念都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话音至此。

众天子储君,又都是深吸了一口气,听的无不是心中惊骇。

‘心中无国。’

‘何来大义!’

这一刻,他们突然有点明白了。

为什么在地方宗族之间,简单的情绪煽动之下,就那般容易起义搞事。

但凡一提到农民起义。

首先想到的,那必然是王朝末年,百姓吃不起饭。

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次农民起义都是如此。

农民起义这玩意,其实基本上是贯穿了每一个王朝的每一段时期,就算是贞观盛世、永乐盛世这种年头,依旧有起义。

只是起义分规模大小,有时的起义,究其源头,还真就是乡里宗族不爽某些事,脑子一热,扛着锄头就上了。

“在搞清楚地方宗族所具备的价值和作用之后。”

“我们再来继续探究最后的问题。”

“如何弱化宗族影响。”

季伯鹰言罢,目光凝重的扫过一众天子储君,目光最后落在老朱棣和朱老四的身上。

“记住,我在这里说的弱化二字。”

在老朱棣和朱老四刚才给出的答案中,他们两个所做的选择,实际上和当年汉武帝以及唐武曌的选择基本上一样,都是采取极其强硬的措施。

比如汉武帝,就是强行将地方豪强的话事人给关到皇陵守墓去。

然而,这种霸道做法。

只能做到压制一时,压不住一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