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桢轻笑道:“倒是有几分胆气,你可愿参军?”
“这……”
于军先是一愣,随即咬牙道:“只要能让一家老小活着,俺愿参军。”
说实话,他家里人口多,亲爹被老虎咬断了腿,是个残疾。
婆娘又是个病秧子,干不了重活,下面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光靠他操持几亩旱田,只怕混个温饱都困难。
韩桢正色道:“放心,不会亏待你,参军之后月俸五百文,一日三顿干饭,三日一顿肉食。若有军功,还会另有赏赐。”
于军顿时大喜,他没想到参军之后,待遇竟这般好。
闻言,一个青年急忙开口道:“俺也想参军。”
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韩桢摇摇头:“伱老老实实种田罢!”
以前都是一个村的,互相之间知根知底。
此人什么性格,他心里很清楚。
如今韩桢并不愁兵源,松山岭那边还有一百预备役。
并且,接下来会不断有逃户、村民来投靠,可以慢慢挑选。
之所以挑中于军,是因他本是猎户,会弓箭,性子刚强,又有杀人的胆气,只需训练一番,便是一个合格的士兵。
“夜深了,你等就在山寨附近凑合一晚罢。明日去村中登记,每户分二亩荒田,五斗米粮。”
话音刚落,小王村的村民们顿时面露惊喜。
竟真的分荒田,还给米粮。
韩桢又对聂东吩咐道:“今夜盯着些,若有异动,不必手软。”
“得令!”
聂东应道。
一路回到宅院里,折腾了一圈,韩桢已没了睡意,径直来到书房。
朝廷征收丁身钱之事,打乱了他的计划。
他的本意是再苟两个月,等到天灾来临,北方必定烽烟四起,起义频发。
到了那时,可从容应对。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谁能想到,这种节骨眼上,宋徽宗还敢在全国范围征收丁身钱。
实在太勇了!
翻出纸张,研磨些墨汁,韩桢提笔开始在纸张上写写画画。
临淄县——千乘县——博兴县。
这三县相距很近,且都汇聚在青州的右上角,山高林密,背靠渤海。
占据这三县,只需切断济水水路与三县官道,小半个青州就落入手中,进可南下攻打郡城,退可自成一界,过逍遥日子。
哪怕做最坏的打算,也能顺着济水出海。
青州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
可以斜着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就是临淄这三县,山高林密,地势崎岖。
因地处偏僻,环境恶劣,所以人口稀少,比如临淄县,只三千多户,总计不到两万人。
下半部则一马平川,乃是一大片丰茂的平原,郡城益都与寿光、临朐两个望县坐落于此。
青州80%的人口与田地,都在下半部。
仅是益都郡,下辖县镇便有八万余户,总计四十多万人。
在韩桢的计划中,先占据临淄三县,积蓄力量,然后再徐徐图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