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年九月,满清悍将固山额真金砺奉顺治之命,除了本部兵马之外,还抽调了一千杭州八旗驻军,三千浙江绿营精锐,率领这支万人精锐大军开抵福建,进入泉州府,又汇合了驻扎于此的福建清军残兵之后,随即西进漳州。
面对如此强敌,迫不得已之下,郑成功只能下令解除漳州之围,集合兵马,严阵以待这支战力非同小可的八旗野战精锐。
不过,若是如此,还不至于使得郑军上下一片忧色,毕竟连战连胜了近两年,歼灭了近万福建绿营,郑军的士气和军心都已经非同以往。满清八旗兵固然强悍,但郑军也并非不能一战。
可是,正值此危急之际,作为郑军核心的国姓却忽然晕倒了,醒来之后居然胡言乱语了一番,还嚷嚷着什么“日更过万”,“证道成神”,平日里总也亲历亲为,身先士卒的“藩主”,居然连续三日都没有在军中露面了。
要知道,郑芝龙降清之后,以海盗起家的郑氏集团实质上便已经分崩离析。
那时候,年仅二十二岁,领兵不到一年的郑成功不过是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军头,短短六年间,以数百兵马于南澳岛起兵走到如今的东南抗清领袖之位,其中的魄力和胆识,可谓万中无一。
换言之,两军对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一军统帅的行为如此诡异,难免不让人心中怀疑,军中更是因此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一时间,不只是“藩主”摔坏了脑子,得了癔症的流言,便是“藩主”身受重伤,难以指挥大军作战,已经秘密离开大营,返回金厦的传闻,甚至于是定国公郑鸿逵阴谋夺权,幕后策划,设计陷害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当然,以郑成功在军中的无上威望,各镇将领又调动如常,“藩主”设计引诱清军,寻机破敌的消息也同样传遍了军中,并得到了绝大多数士兵的认同。
“藩主,金砺领军入城之后,便不断派出哨骑出城试探,恐怕很快便会寻求与我大军的决战了。”
就在军中流言四起之际,中军大帐之中,郑成功却是依照这几日的惯例,召集了麾下心腹大将,听取最新的军情汇报。
“金砺所率之援军至少在两万以上,其中近半数都是披甲骑兵,城中又尚有五六千清军绿营,如此规模的兵马,每日粮草耗费巨大,以漳州城中的粮草储备,清军必然难以支撑,决战应当就在这几日。”中提督甘辉之后,郑军前提督黄廷也拱手抱拳,当即出言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