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破敌之策(2 / 2)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1068 字 2023-09-20

毕竟,作为国姓爷身边的心腹谋士,几乎全程参与了各场大战的谋划,冯澄世太清楚此战的重要性了!

两年间,海陆近十场大战,漳南六县都已经拿下,就差这最后一个漳州府城了。若是能一鼓作气击败这支汇聚了福建,浙江两省绿营精锐和八旗强军的清军援兵,不仅漳州城唾手可得,便是整个东南,短时间内都将任由郑军驰骋。

换言之,即将开始的那场大战,是自去年五月以来的一系列反攻战中,最为关键的一场。

要知道,这个时候,东南实际上还是清强郑弱的格局。郑军海上无敌,可陆地之上,面对满清八旗兵,正面对决仍旧难堪一战。这个时代,没有产粮地,就无法保证大军的训练,是养不出野战强军的。

这也就是原本历史上郑成功屡屡死磕潮州的原因了,甚至让不知情的人误以为潮州人和郑成功有不共戴天之仇。

供养大军所需的粮草,一直是制约郑军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仅仅靠福建沿海的走私,南洋的采购和突袭征收,根本不能满足!

若是此战胜了,郑军就能获得梦寐以求的土地,以漳州平原的万顷土地,数十万人口,供养数万陆上强军,绝对不成问题。

不止如此,此时西南孙李崛起,清军连连失利,无暇东顾,只要此战得胜,歼灭闽浙两省的精锐清军,郑军恢复元气之后,还能乘机攻取泉州,兴化,甚至是粤东的潮惠二府,获得争霸天下的基础。

郑氏集团的运行模式和满清,大西军这样的传统农耕集团是不一样的,只要获得养军所需的土地和优质兵源,财政上依仗海贸的郑军,就能兴贩洋道,以足粮饷。

而不是像大西军一般,虽然在云贵积攒了五年的力量,但若是不能一战溃敌,获得新的土地和人口,以及喘息之机,便难以再战了。

至于满清,在原本历史上也不过是仗着庞大的体量,一步步耗死西南明军的,金砺在永历七年的海澄大战中败于郑成功,清军闽浙主力损失惨重之后,清廷数年间都无法为东南调集兵马。

但以弱胜强,获取土地和人丁,训练强军,也是需要合适的时间窗口的,正如郑成功此时此刻在帐中所想的那般,这几乎可以说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此战不胜,损兵折将不说,更无法在大陆之上获得立足之地,第二年也无法和李定国东西合击,攻取潮惠。没有孙李的牵制,清廷又怎么会和郑成功谈判,那他又如何偷偷发育?

如此一来,驱除鞑虏,恢复河山,便也就是妄谈了!

日转星移,金乌东升,距离漳州府城东南十里的郑军东山大营,中军大帐之外,甘辉,黄廷,黄山三大提督,以及二十几个镇将,营将,都汇聚到了一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