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澄世知道洪旭一直看不惯黄廷,但黄廷也不过是按着郑成功的意思去办事罢了。虽然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每次都还要背黑锅,可没点真本事,也绝对办不好,更不要说每每都能全身而退了。
其实,有时候冯澄世也想不明白,洪旭那么精明的人,怎么会看不明白这里面的蹊跷?还是说对方只是借此迁怒于黄廷罢了。
毕竟,不敢骂国姓爷,难道还不敢骂你黄廷吗?
“好在百姓没有受祸,否则依军法,藩主非斩了他不可。”
“那是,藩主乃是忠厚爱民之人,眼中又从来揉不得沙子,又岂会容忍这等事情?黄提督已经被藩主罚过了,差点还要被杖责了呢!”见洪旭脸色依旧难看,冯澄世又接着说道:
“对了,伯爷此次回同安,有寻时间回祖宅去看看吗?”
“此次藩主调令紧急,同安又是初定,到处人心惶惶,局势不稳,我又岂能在这种时候只顾一己私利?”洪旭一面走着,一面说道,气息倒是一点不乱。
他向来都是如此行事的,冯澄世也早就已经猜到了,不过是要借机引开话题罢了。
要说,冯澄世佩服的,也正是治军理政以“公正严苛,一丝不苟”着称的洪旭,这样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一套原则,又不迂腐固执,懂得变通的人,他还真的没怎么见过。相比起来,冯澄世倒觉得对方这个仰慕儒生之人更像儒生,而不是自己这个举人出身的参军。
话题被从黄廷身上引开之后,冯澄世和洪旭一面攀谈,交换着信息,一面往漳州府府衙走去。
而话题的焦点,自然是过两日就要召开的大会了。这个“漳州反攻战役”大胜之后。明郑军事政治集团的第一场大会,将会为接下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军政商诸多事宜定下基调。
当前闽南的局势已经基本确定了,闽浙清军主力经此一役,短期内已经无力再犯,至少到明年三月,清廷都难以调集兵马钱粮,漳州府有小半年都是绝对安全的。
而洪旭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次大战的胜利,这一次在大陆获得的立足点,和以前是完全不同意义的,这是一次新的开始,只要守住了漳南六县,以后的仗,或许就不会像前两年那样,那么难打了。
但前提是,依托于此的扩军,民政,商业贸易,都必须以最快速度推进,以使“漳州反攻战役”的胜利成果被充分利用起来,转化成下一场大战胜利的基础。
“藩主下一步想打哪里?是潮州,还是泉州?”洪旭低声问道,他接下来的所有工作,都将会围绕着大军下一步的军事目标进行,自然想要事先打探清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